杜丽在第一时间就给妈妈齐元珍打电话报告喜讯。 本报奥运特派记者 刘军 摄
王恒 摄
本报奥运特派记者
刘瑞平
8月14日北京报道
“妈妈,我拿到金牌了,我给你拿到了一块"金镶玉"!”
获得金牌之后,杜丽在第一时间就给妈妈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她;实际上,妈妈早就在电视上看到了,母女二人一起沉浸在欢乐中。
事后回想起来,这块金牌确实来得不易,但越是来之不易的金牌,越能显出细节的起伏跌宕,越能体会胜利的喜悦。
第一枪打出8.7环,全场观众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杜丽是怎样在巨大的压力下发挥出高水平的?只有她自己清楚。
所以,赛后记者们最想问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一枪打得很不好,主要是因为有些紧张。”杜丽回想起来说,“在巨大的压力下,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坚持住,因为我知道第一枪为什么没打好。第二枪,我的信心就回来了,接下来就越打越有士气,最后一枪还没打,我就知道能拿冠军了。”
杜丽拿到冠军,妈妈高兴,很多人也都替她高兴,不仅仅是因为一块金牌,而且因为她的自信回来了,她又变成了那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神枪手。王义夫不停地在她边上溜达,脸都激动得红了,而射击射箭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更是一把搂过杜丽,两只手紧紧地放在了杜丽的脸上,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度的兴奋中。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