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奥运领奖台的最高处,冼东妹灿烂地笑着。这位“妈妈冠军”,在一个又一个人生十字路口前都选择了奋斗,终于迎来灿烂的人生。
耕田还是柔道?
冼东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7年,她年仅12岁,从四会市迳口镇中心小学进入市业余体校学习摔跤,一年后,她就获得了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亚军。
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小东妹选择了坚持。两年后,她就一举拿下全国青年赛冠军,这也是获得的第一个柔道冠军。冼东妹执着地走着柔道之路,终于在1993年进入了国家队。
退役还是坚持?
成功之路刚刚出现,1996年,冼东妹的左膝十字韧带断了,医院鉴定为左膝关节严重坏死。这等于是一份“运动死亡宣判书”。她回忆道:“医院要我立即停止训练、住院做手术,否则可能甚至会影响日后的行走。”
三枚钢钉打进了她的左膝膑骨中。她说:“真的曾犹豫过,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当时自己就想,哪怕是成为残疾人,也想去打一届奥运会。”
就这样,忍着痛苦坚持着。2004年,她终于站到了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决赛仅用66秒就击败日本老将横泽由贵,她拿下了人生中最重的一枚金牌。
家庭还是事业?
雅典奥运会后,冼东妹选择了退役———孕育一个新生命,然后当一个好妈妈。去年1月,女儿刘佳慧诞生了,冼东妹升级为“冼东妈”。但是,一个新的选择再次摆到了她的面前:北京奥运会。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想法,总是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拿金牌。”冼东妹说。32岁时,还是选择了柔道,尽管女儿出生才五个月。“国外运动员拖家带口参加世界大赛很常见,但在中国,很多人生完孩子就会选择退役。可能在中国柔道界,我是惟一的‘妈妈级’选手。”冼东妹对于自己的“妈妈”身份非常骄傲。 冼东妹道出了自己的动力:“首先,奥运会在家门口举行,意义不一样;其次是领导和教练的鼓励,及家人的支持。另外,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女儿还是金牌?
给女儿断奶,然后收拾行装回到训练场。冼东妹的坚毅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复出首战,她就以绝对的优势获得全国冠军赛金牌,凭此重返国家队。随后一系列的冠军成绩,再次证明她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52公斤级柔道选手。教练付国义对爱徒复出后的状态比较满意,认为冼东妹已经恢复到雅典时的八九成。尽管体力不能与四年前相比,但52公斤级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技术,而这两项正是冼东妹的强项。
但是,对女儿的思念是一道难过的槛。“当时真是非常不舍得,断奶之后女儿只能吃奶粉。结束训练回到房间后,我经常都要和孩子爸爸视频聊天,有时候还在视频里给女儿讲讲故事。如果我想得特别厉害,就让他们坐飞机把孩子送过来让我看看。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坐过很多次飞机了。女儿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这次的人生选择异常艰难。冼东妹说:“我回去一定补偿女儿,补偿自己作为母亲没有做到的。妈妈一年都没有在你身边了,我会好好回去补偿的。拿到一枚奥运金牌,就是送给女儿的最好礼物,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