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9日上午,中国选手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一举夺冠,并以总成绩212公斤打破奥运会总成绩纪录。这是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的首枚金牌。
| |
陈燮霞成功举起212公斤后,欢快地奔下场和教练庆祝的画面一定让很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记者欣喜不已。而在那一时刻,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的落泪却让我们十分的意外。
现年57岁的阿朱是世界日报记者,她1977年离开台湾去美国修得运动心理博士学位,然后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我问她为什么落泪,她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首金而觉得开心,另外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儿子在美国也爱好举重,所以自己知道举重运动员的艰辛。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她们在心理上其实也需要很大的付出——运动心理博士阿朱说。“哪个女孩子不爱美,但是举重这样的体育项目是和女性美矛盾极大的,你要强壮、要敦实,沉重的杠铃对骨质和肌肉韧带都有一些损害,导致举重运动员普遍不高。所以,举重女运动员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人生交换运动场上的骄傲。
阿朱的落泪,折射出中国首金的骄傲与背后的艰辛。而也许奥运会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欣喜与感动的交织。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