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以前,上海体院宿舍区5号楼外的草坪上,经常能看到盛泽田踢球,水平一般,但普遍评价“非常勇猛”。许多年以后,二层砖木结构的5号楼已经不存在了,草坪还在,但似乎小了许多。草坪中趟出了小路,小路旁摆设着休闲的长椅,踢球,大概不太方便了吧。
那时候的盛泽田,二十郎当岁,一身剽悍的肌肉,青春飞扬的脸——中国第一枚奥运摔跤奖牌获得者。许多年过去了,从一枚铜牌,到两枚铜牌、三枚铜牌,盛泽田老了,但是他撒下去的种子,在昨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25岁的常永祥,盛泽田的徒弟,昨天为中国赢得奥运历史上首枚摔跤银牌。看着电视上那张青春飞扬的脸,我真想告诉他,你跟你师傅当年,还真是像啊。
许多年以前,也是在上海体院,一位练摔跤的同乡看着我疑惑的眼神说:这是磨出来的,摔跤的很多都这样。我的疑惑是因为他有一侧耳朵明显变形了。这以后,我看摔跤比赛,总是先去看运动员的耳朵,长年累月的摔打,因为头颈部与对手角力时反复摩擦,他们的耳朵,往往成为牺牲品。摔跤垫上的岁月,洒下了青春与汗水,但未必便有收获。不往大里说了,当年上海体院摔跤队鼎盛时队员超过80,也不过出了一个盛泽田!通往奥运领奖台的道路,狭窄、曲折、汗与泪搅拌的泥泞……远远躲在人们视线的背后。
16年过去了,从盛泽田到常永祥,铜牌变成银牌。我们不知道从银牌变成金牌还需要多久,但是我们知道的,从千万次摔打中走过来的兄弟,你们不容易。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