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陈燮霞喜夺中国首金 女举48公斤夺金时刻 | |
做客搜狐《冠军面对面》 进入搜狐体育播报 |
四年一届的国际赛会——要么中举,要么落第;要么谋得一个好出身,要么寂寂无名又四年。奥运会比赛头四天,中国选手全部“中举”! 女举第一人作为举重天才,陈艳青前两次复出都斩获冠军,第三次则完成了奥运女举卫冕成功的空前壮举。
对于技术表现单一、缺少粉丝关注的中国举重运动员而言,他们需要托举的,不只是上百公斤的重量,还有内心沉重的梦想。发扬力与美的好机会,四年仅此一次。
施展人生抱负,实现家庭梦想,在此一举!改变前程命运,坐收荣华富贵,在此一举!就在奥运会比赛之前,陈燮霞换了手机号,知道号码的只有两名教练,两名队员和一名队医,所以就在乡亲们欢天喜地陪着她的父母看完比赛后,只能由她打电话向家里报喜。
——这似乎是一种预兆,否则8月9日获得奥运会中国首金的这一天,她的手机一定会被打爆。走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她赶了好几个场,等最后来到约好的《荣誉殿堂》时,已是晚上9点40分,主持人之一的刘建宏边走边和她身旁的重竞技中心主任马文广聊天,对方也显得十分无奈:“去北京台什么的都是匆匆地过了一下⋯⋯”
只有面对着陈燮霞时, 才会感觉到她远比电视上要娇小很多倍。而8000公斤,却是这一小女生日常起码的训练量。有意思的是,每次试举之前,她都亮开嗓子吆喝着什么,据她自己说,她每次都在用广东话喊“加油”。
每块奖牌的背后都有着血与泪的故事,马文广透露说:“28天前试举115公斤,拉伤了大腿,一直封锁着消息,后来体育总局组织了医疗组,十几个人全面进行治疗⋯⋯”
7月25日,陈燮霞击败冠军级队友杨炼、王明娟,成为参加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的唯一中国选手。广州番禺区大坳村的乡亲们得到消息后,在陈家门前六百米长的机耕路上铺上石粉,道边也插上彩旗。尽管来访陈家的人络绎不绝,但母亲梁金辉还是觉得没什么区别,“和平常还是一样啊,照样是要下地种田。”
陈燮霞的家境并不富裕,家里有爸爸、妈妈、大哥和大嫂,以及至今还没有见过姑姑的小侄女。家里人都喜欢称呼她做“细妹”,因为她是家中的小女儿。
据陈燮霞的师姐陈小敏介绍,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小燮霞很小就下地帮大人干活。长大后, 2005年家里要装修,陈燮霞一次掏了两万元的比赛奖金。
陈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甘蔗和水稻,再种些瓜菜拿到市场去卖,一年下来手头所剩无几。刚进番禺业余体校时,每年的学费是230元,伙食费100元,还要给零花钱,陈父就得节衣缩食为小女儿省训练费。转到广州伟伦体校后,陈父前后借了上万元供女儿训练。直到陈燮霞成为解放军队运动员,每月有了175元补贴后,陈父才停止给她寄钱。
陈燮霞说她没有座右铭,也没有口头禅,只是在宿舍里贴着一张纸条。那还是早在她参加世锦赛的时候,教练马文辉发现了问题,本来她是比较开朗的,大赛前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她毕竟刚开始参加大赛,我觉得应该鼓励她,我说你陈燮霞是最厉害的,我记得当时写了一首打油诗,最后一句话是‘你最牛’。”
奥运会后,两年多没回家的陈燮霞可以一解乡愁了。“我还要穿着军装回家!我已经是正连级了,我穿军装其实挺好看的,”说到这里,陈燮霞幸福地笑了,“我一直都想穿着军装回家,还要戴上金牌,还有去年世锦赛后得到的一等功勋章。”此时,她也许还不清楚,首金带来的奖励有望达到500万元,分别来自国家、省、市、区、镇和社会各界。
马文广说,由于拿下了首金,陈燮霞未来的日程会更加繁忙。但也许她的本质还是那个低调朴素的小姑娘,除了尽可能谢拒摄影记者的拍照要求之外。尽管知道媒体和粉丝在等待,陈燮霞还是悄悄地从央视演播大厅的侧门离开。
她唯一想留下的,只是她的微笑。
陈燮霞夺冠后接受的采访,持续到8月10日凌晨才结束。这一天,又一名“举人”诞生,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不满18岁的龙清泉以292公斤的总成绩,成为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奥运冠军。
走下领奖台后,一脸孩子气的龙清泉拿着“金镶玉”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获得了金牌,总之就是高兴。至于高兴到什么程度,我也无法形容。”曾夺得三届奥运金牌的土耳其神童穆特鲁没能到北京参赛,龙清泉说:“这次没碰到穆特鲁确实很遗憾。不过下次要是碰到他,我一定把他给超了!”
8月1 0日当晚,网络上开始风传“龙清泉”这个名字和“胖版田亮”的外号。而在他的老家,有上千名乡邻登门庆祝,整个县城都是鞭炮声和礼炮声,比过年还热闹。
8月11日上午9点,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世纪广场人山人海,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庆祝大会,附近两三万居民闻讯赶来,三万人的大游行,这是龙山县几十年来第一次。
如果不是练举重,龙清泉现在也许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杀猪匠,或者像他姐姐一样,成为南下广东打工大军的一员。
在父亲龙光武看来,儿子走上举重这条路是因为遗传。龙光武年轻时参加过湘西州中学生运动会,打球以速度快闻名。而龙清泉两岁时就能双手倒立,六岁时,竟然能用双手把卖肉的板车上四五十斤重的车轮抓起来。
2004年以前,46岁的龙光武住在祖祖辈辈生活了好多年的红岩溪镇红岩村六小组。此后,他借钱在龙山县城郊区建了幢二层的小楼,但因为缺钱,到现在还没装修。他为此到安徽宣城打了近三年工,直到7月24日儿子入选奥运阵容后才返回龙山观看比赛。
在张家界前往龙山的路上,本刊记者偶遇红岩溪镇的几位乡亲,他们都买过龙光武的肉。2002年后,镇上卖肉的越来越多,有时卖一头猪还亏个五六十元。龙光武放弃了老本行,开始四处打工。“杀猪年轻时可以,到年龄大了就杀不动了,而举重有前途,至少能混个体院毕业当教师。”这是龙光武决定让儿子练举重的理由,当然,他也认为儿子挺适合练举重。“当年只是想给他找个饭碗,还没想过儿子拿金牌,这算是意外之喜。”
保守估计,奥运金牌至少将为龙家带来120万元的收入。
龙清泉9岁进入龙山县体校时,曾挂着教练向义红的省运会摔跤铜牌到处炫耀。对此,龙光武认为,儿子的荣誉感很强。龙清泉的伯母孙美蓉介绍,当年她到县体校看望龙清泉时,才9岁的侄儿一本正经地对她说:“我将来要举出一块金牌,让我们全家都过上好日子。”这和龙清泉现在的QQ签名“举出世界,举出未来”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人连续夺金之后,老将开始卫冕。8月11日下午,陈艳青夺得女子58公斤级冠军。四年前,这位江苏农家妹已经在雅典“中举”。
此前,还没有一名女子举重选手卫冕奥运冠军,陈艳青用总成绩244公斤、领先第二名17公斤完成了突破。无论抓举和挺举,几乎都是所有对手举完了她才登场,6次试举,把把成功,其中挺举和总成绩还改写了奥运会纪录。这样轻松的表现不免让人觉得,“她只是随便举几下,就能夺得金牌”。但对于陈艳青来说,走到这一天异常艰辛。
在最艰苦的时候,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明始终在鼓励她。“教练充当了我的出气筒,然后帮助我往正确的方向走。他带了我19年了,我非常感谢他。”
曹新明赛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陈艳青11岁开始跟他练举重,每年大概只有不到10天的休息日,而算下来平均每天陈艳青举起的杠铃重量都在3万公斤!
“其实,这样的成绩并不仅仅是因为比赛时发挥得好,更多的是来自于平常的苦练。”曹新明透露,“国家队集训很苦,但陈艳青练得更苦。在每周二、四、六上午休息的情况下,几千平方米的训练房里只有一个人在训练,那就是陈艳青。”
赛前六小时左右,在苏州太湖西山岛的冠军村,陈艳青的母亲陆榴云照常去地里割草。山里宁静的能让母亲暂时平稳情绪。下午5时5分,比赛结果出来了!两条大红横幅挂在巷口:“金庭家乡人民为陈艳青加油喝彩!”“热烈庆祝陈艳青夺冠!”长达半个小时的鞭炮声响彻整个村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这个村庄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冠军村原叫堂里村,在堂里村陈巷里,陈祖福家的二层小洋楼在一片旧房子里鹤立鸡群。3亩果园,2亩茶园,另加一亩三分水稻,陈家老两口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61岁的陈祖福在奥运会之前告诉记者:“我们没有一次伸手给女儿要过一分钱,女儿主动孝敬我的钱,等将来她结婚全部还给她,一分也不要。我和艳青妈妈能够自力更生。这不像是做生意,陈艳青的钱是用汗水换来的钱,我们做父母的,不忍心用她的钱。”
“陈艳青不像别的女孩喜欢逛街,乱花钱,在苏州大学就是埋头念书,都没有时间谈恋爱,凭自己能力考了六七十分。”说到这里,陈祖福又觉得难过,“陈艳青今年三十岁,还在拿着青春赌金牌。她的青春是无法挽回了。”说起对未来女婿的要求,陈祖福说,只要人品好,其他条件一般就可以了。“不要帅哥,帅哥花心。”
1989年7月1日,陈祖福和妻子带着帐子、草席去苏州,把年仅10岁的陈艳青交给曹新明。几年之后,15岁陈艳青头在亚锦赛上拿到两金一银,八运会又稳获冠军。“第一个月工资617块,我和艳青都高兴得不得了。”
“现在人家知道你苏州举重有个陈艳青,人家要在心中不服,要狠下工夫了。你这个成绩只当没有,现在起要吃苦了。”陈祖福教育年少成名的女儿,出门不要多说话,见了人要笑,要向人家好的成绩学习。陈艳青一次次用金牌来回报家人。
但不久,伤心事发生了,由于错误的情报上说朝鲜选手比陈艳青成绩多了22公斤,22岁的陈艳青落选悉尼奥运会。此后她回家住了一段时间,扛着锄头帮妈妈在山上敲板栗。
2001年,陈艳青第一次退役。她去了苏州大学念书。2004年5月,陈艳青应召进京备战雅典奥运。
2005年十运会、东亚运动会连续夺冠后,陈艳青第二次退役。次年底,复出参加多哈亚运会。
2007年,陈艳青第三次宣布退役,重返大学校园。在此期间,她也被任命为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为了北京奥运会的这枚金牌。她第三次复出,第三次得手。
张湘祥夺冠后,在自己的QQ空间里用手机发表日志。时间是2008年8月11日21时8分22秒:“我做到了!拿下奥运金牌,补偿上一届失金的遗憾!!今天,我专门换了神黄色的战袍,就是为了这一刻,嘿嘿。所以第二把挺举要了176公斤,全部雷倒,唉。现在手还在抖捏⋯⋯”
8月12日一早,北京体育大学的食堂门前就挂着“热烈祝贺我校青年教师张湘祥夺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金牌” 的红色横幅。老师们谈起张湘祥在赛场上感人的四叩首时,北体大竞技体校的校长李寿山调侃地说:“一拜天地,二拜父,三拜母,四拜北京体育大学。”
张湘祥1995年就来到了竞技体校,从北体大取得硕士文凭后,成了留校教师。但他并不打算教书,以前他的理想是天天坐办公室,或是做点小生意。他的5年队友室友加老乡、北体大男子举重队教练许良富说,张湘祥是福建人,对吃比较有研究,“可以做点餐饮的生意吧。”
据许良富介绍,“会吃”还体现在训练中。张湘祥除了自己制定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还自己搭配膳食,弄得既丰富又营养。
训练比赛之余,大力士常用功夫茶和音乐来调节心态。此外,张湘祥还喜欢拍照,除了拍风景,也喜欢自拍,而且总是很喜欢摆酷或搞怪。许良富说,张湘祥摆酷还是很可以的。竞技体校的一名女教师则认为,张湘祥长得像刘德华,尤其是从侧面看。
和赢得金牌的农家队友相比,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市,父亲张雨和做装潢生意,因为家境不错,两口子对儿子相当宠爱。“他小时候可没受什么罪,吃得好,穿得好,哈哈。”母亲黄玉曼说,为了儿子,她没少买当时的名牌营养品,平时每天5个苹果、1瓶口服液,参赛时一天两瓶。
黄玉曼说,儿子第一次去北京时,“12岁就懂得穿名牌。”在她收藏的照片里,小湘祥穿的不是名牌运动服就是名牌牛仔裤。
现在,衣着已被列入了小儿科,最大的爱好是汽车。张湘祥一张口全是名车,感叹最多的是奥迪Q 7。有时候,他会跟队友们调侃说:“现在差不多什么都有了,就差汽车了。等这次拿了冠军之后,这个问题就有着落了吧。”他还设想,如果拿到奥运冠军,最好拍一个汽车广告。也许,这些打算不光是为了满足爱好,也是对自己的补偿。
8岁时,张湘祥进入龙岩少体校,12岁又被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16岁的张湘祥在全国冠军赛上包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随后入选了国家队。2000年9月,17岁的张湘祥踏上悉尼奥运会赛场,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
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成为中国举重的下一站天王时, 2003年的一次医疗事故,差点要了张湘祥的性命,现在回忆起来,他都说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张湘祥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给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腰椎里。这让张湘祥立刻陷入昏迷。在两天两夜失去知觉后,第三天才苏醒来来。命保住了,但他失去了在奥运会上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此后张湘祥对前途产生了怀疑,他总在想举重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一天天懈怠下去,他渐渐成为“伤仲永”的现代版。
当北京奥运会的钟声越来越临近的时候,张湘祥体内沉睡已久的激情被唤醒。今年4月在福建泉州举行的奥运选拔赛上,他用3枚金牌宣告了自己的强势回归。
从共同的启蒙教练朱日平手下,张湘祥与石智勇走出了龙岩。两名举重名将的父亲还是小学同学,两家的距离步行只需十几分钟。
这次北京奥运的龙岩同乡会,张湘祥得偿所愿,而上届奥运会该项目冠军石智勇却在69公斤级比赛中只完成了抓举比赛,小师弟廖辉一举冲上冠军领奖台。
廖辉脖子上的这枚金牌,除了要感谢拼了半场的“智勇哥”,还有一个就是连奥运名单都没进的“政哥”。
2007年城运会夺得69公斤级举重冠军后,廖辉便立下豪言壮语:“我一定要超过政哥,争取夺得奥运金牌。”称霸69公斤级多年的张国政一直是廖辉的偶像,廖辉坦言:“我非常佩服政哥那种霸气,他一上场就感觉自己就是老大,那种自信是我身上所欠缺的。他是一根旗杆,就是竖在那儿让我们学习的。”
那么张国政对小兄弟又是怎么评价的呢?“这个小孩可怕,非常可怕,这是我的真心话,他的实力相当雄厚。”这是张国政在4月奥运选拔赛上的感叹。那一次,廖辉用抓举160公斤、挺举185公斤、355公斤的总成绩击败了两位大哥,张国政挺举三次失败,石智勇的总成绩差不多落后廖小弟10公斤。后者在北京奥运会上只拼了半场,但这也建立在他对廖辉的高度信任上:“抓举领先7公斤,金牌跑不了了。”
石智勇意外受伤退赛,让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廖辉有些紧张:“我真的很担心,石智勇是我的大哥,经验丰富。他一受伤。感觉就没有人保驾护航了,变成逼着我必须去拿金牌,只剩我一个人,必须去完成使命。我抓举、挺举第一把都没有举起来,也是紧张的缘故造成的。”
法国选手两度挑战挺举197公斤时,廖辉已经完赛,一旦对手试举成功,冠军就将旁落。廖辉表示:“当法国的亚 .第一次举起187公斤时,我就感觉到这名选手举得很轻松,很有实力。在后场看电视直播时,心里十分紧张。我当时只能期待对手没有那么强大,那一会儿的感觉,真的就是很期待,在等着什么东西掉下来一样。”此时此刻,他的启蒙教练、湖北省仙桃市体校的甘永奎也在比赛现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直到法国人两次试举失败,甘永奎才豪气大发地说:“我早该知道他举不起这个重量的,害得我们白紧张一场。”
接下来还有很多人会为举重运动员紧张,五金在手的中国队还有冲击四枚金牌的机会。由于小级别赛事五战全胜,大级别较量的压力应该会因此减小。寂寞“举人”,春风得意。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