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lenovo搜狐奥运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村 > 奥运村新闻

探访奥运村民生活:菜品标明热量 洗衣无洗衣粉







  北京奥运村共接待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16000人。服务人员估算为这16000人服务,每天需要进行的工作是:换洗6000个床单,6000个被罩,12000条毛巾、12000条浴巾……再加上18万志愿者,奥运村每小时需要提供不少于6000人的用餐服务……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保障?让我们走进奥运村——

  200多个国家的28万人用餐

  奥运会期间,餐饮工作人员将在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运动员村以及两个媒体村,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注册人员提供餐饮服务。

奥运会的餐饮服务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投入的志愿者总共有6000多人。

  据悉,北京奥组委负责83个场馆的供餐,其中有31个竞赛场馆、43个独立训练场馆和9个非竞赛场馆,比如国际奥委会下榻的总部饭店、运动员村、媒体村、国际广播中心、新闻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其中,运动员村、媒体村、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主要是由国际餐饮服务公司和国内的餐饮服务公司共同提供;31个竞赛场馆由6家国内餐饮服务商提供;公共区、数字大厦、奥组委物流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属于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选择餐饮服务商,共涉及43个独立的训练场馆5个非竞赛场馆。

  奥运餐饮服务不仅要满足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及随行官员的饮食需求,还要保证奥运会期间食品的卫生安全,这些都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

  为确保食品安全,北京奥组委有关部门将从源头开始堵住每个环节上的漏洞,对养殖、种植、屠宰、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采用跟踪制度,根据供应商的养殖、种植记录来保证食品源头是安全的。这种跟踪可以最大限度地监控食物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以减少污染情况的出现。通过检测标准与跟踪系统,让端上餐桌的粮食、蔬菜和肉类安全可靠。

  北京奥运会正值炎热季节,保证食品新鲜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食品只有在适宜的低温状态下流通才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所以从出厂到装上运输车再到进入奥运村的厨房,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扣,保证每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状态,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将采用国际通用方式——冷炼方式(即冷冻食品),然后在场馆里进行加热。从2006年起,奥组委就已经进行了相应演习;在先期进行的好运北京测试赛中又做了进一步的演练,目前所采用的北京空港食品保鲜技术,食品安全获得保证。

  奥运村主餐厅可供5000人同时用餐

  奥运村主餐厅位于奥运村北区,这里距离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很近,由两座并排的巨型星白色临时帐篷组成,餐厅分为职工餐厅和运动员主餐厅,员工餐厅一共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吃饭。运动员餐厅和员工餐厅并排,其规模有5个员工餐厅大小,大厅非常宽阔,可同时容纳4000人进餐。据工作人员介绍,员工餐厅和运动员餐厅所用的食品原料是一样的,设备和提供的服务区别不大,只是就餐区域不通,将24小时提供食品。

  为了让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在训练比赛后迅速恢复体能,而且不会产生厌食的情况,北京奥运会将在菜品的种类上下功夫。膳食和食品专家已经估算出奥运村的食品供应量:牛奶7.5万升、水果蔬菜330吨、海产品82吨、番茄酱750升、饮料300万份、奶酪21吨和肉类131吨等。菜谱中的菜品多达1000种,可以保证在8天里不会重复出现。

  奥运村的饭菜共分亚洲风味、地中海风味和国际风味三种。国际风味既提供比萨饼等外国运动员喜欢的日常饮食,也有四川泡菜等中国特产,亚洲风味区则以炒菜为主的。因为奥运村的居民大多数来自国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欧美,对西餐的需求就会比较多。针对各国运动员的不同口味,奥运村内的供餐将采取西餐为主、中西餐结合的方式,中餐占到整个菜品的30%,其余70%是西餐。菜单既要能够满足运动员的热量、营养的要求,还要满足他们的宗教习惯及饮食的口味等,同时希望在菜单上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让他们享受到中国的美食。另外,也少不了一些模糊了中餐与西餐界限的改良食品和一些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印度等很有特点的菜式供应。

  每道菜品都标明热量和建议选用人群

  据奥运村工作人员介绍,奥运村餐厅与普通餐厅还是有很大不同,奥运村里的餐厅,每一款菜品下方都会为运动员标注菜品热量,以供运动员参考,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饮食有“更透明”的了解,并且还针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设计不同的“建议食谱”。比如,“罗宋汤”这道菜汤,根据大厨们的说法,就适合摔跤、柔道、举重这类重竞技项目。“补充能量”是运动员们饮食的首要目标,而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补充体力效果好,而且对于这些需要控制体重的选手们来说,低热量的牛肉“不会长胖”。而像花样游泳的姑娘们,大厨们就会推荐“蛋黄麻团”。与传统麻团用枣泥或者豆沙做馅儿不一样,蛋黄馅儿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利于运动员补充营养的同时还不会发胖,易于控制体型。

  各国运动员如果想吃上北京烤鸭这样的特色食品,就要到居住区楼下的“风味餐厅”享用,这个风味餐厅才是各种小吃和特色菜的提供处。风味餐厅将提供各种中国特色菜。

  奥运村洗衣房:200台洗衣机和400台烘干机

  北京奥运会时奥运村将接待的运动员、官员总数在16000人左右,残奥会有7000多人,从开村到残奥村的闭村,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要为近两万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和每天吃饭一样,衣物的清洗也是奥运服务团队最为忙碌的工作。运动员每天都要运动,要出汗,赛场上下来,衣物肯定需要清洗。为此奥运村内建设了一个超大的洗衣房,专门为村民提供洗涤服务。这个超大的洗衣房内共容纳了200台洗衣机和400台烘干机。这些机器均由奥运赞助商提供,赛时他们将满负荷的地运转。

  据奥组委透露,奥运村在赛时每天的平均入驻人数在16000人左右,奥运村拥有42栋住宅楼,运动员的房间物品,例如床单、被罩四天进行一次更换洗涤,而毛巾等物品则是2天更换一次,这就意味着只是奥运村区域平均每天就要有4000左右的运动员需要更换床单被罩,8000位运动员需要更换毛巾、浴巾等物品。其实,赛时这个洗衣房并不是只针对奥运村的运动员,还包括媒体村的7000名记者,以及官员、随队人员等等,实际服务的人数要比村里居住的人数高不少。一位服务人员简单的计算后得出这样一组数字:每天有近6000个床单,6000个被罩,12000个毛巾、12000个浴巾需要洗涤。

  另外,在奥运村里的运动员每天可以将要换洗的衣物装入衣物袋,每个衣物袋可装2公斤的衣物,几乎每个运动员每天至少有一套运动衣需要洗涤,这样又增加了近万套的衣物。据此推算,每台洗衣机每天需要处理30个床单、30个被罩、60个毛巾、60个浴巾、50套运动衣。从这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房肩负着多么繁重的工作。

  绿色奥运:洗衣机不用洗衣粉

  赞助商提供的这些洗衣机是不用洗衣粉的绿色产品,防止了洗衣粉对环境的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这些洗衣机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在节能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全自动的操控实现了“洗净即停”的创新技术,600台机器在一块运转也不会有太大的噪声,通过即时检测桶内水的脏污变化程度,来决定衣物的洗涤时间,有效地为用户实现省水约30%、省电约30%,降低衣物磨损约25%。

  奥运村还提供免费的洗衣机用于住宿人员私人衣物的清洗,其中有两间洗衣房分别在超级居民服务中心,每位住宿人员都配有两个洗衣袋,一个洗衣袋用于白色衣物,另一个用于彩色衣物,洗衣袋上标注使用者的姓名、代表团名和资格认证码,以防止混乱和遗失。洗衣机使用的时间为每天的7:00到22:30,住宿人员将洗衣袋投放在衣物洗涤处,早上10:00前投放的衣物可以在当天晚上22:30之前领取,在10:00后投放的衣物只能在第二天领取,如果72小时没有人前来领取,将通知其所在的代表团来领取,私人衣物洗涤只提供洗涤和晾干,不提供折叠和熨烫。

  奥运村里处处体现高科技和环保主题

  进入奥运村住宅公寓后就像进入了一个高档社区,或许看不出这里有多少特别的内容。其实这里机关密布,运用了很多高科技。走在奥运村里,视线所及的甬道两侧,全部是太阳能节电路灯;楼里外的垃圾桶也全部由环保纸制成。这些小小细节无不透出奥运村的“环保”主题。村内的楼号、门牌号与路标均采用中英双语标注。虽然有些楼只有六层,但依然设有电梯,并且电梯的门也比普通电梯宽一些,据说是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

  洗澡水等一次性生活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之后用来冲厕所和浇草坪,夏冬两季还分别作为空调冷却水和冬季供暖的热源水;墙壁利用新型材料,冬暖夏凉;集中式采暖,经国际奥委会认可的直饮水系统,除尘、降噪、保温的窗式微循环系统,不少科技元素都是第一次在这么大规模的楼盘中运用。各单元出入口、电梯、主要道路、地下停车场等都有监控摄像头;每户都设有周界防范与入侵报警系统,发生意外时,报警系统自动联动周围的监控摄像头进行监控,同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值勤人员;每户都备有智能卡系统,重点地段还有电子巡更系统和门磁、窗磁。

  奥运村内24小时巴士服务

  奥运村占地总面积66公顷,整体布局由专属区、国际区(综合服务)、居住区、体育健身区、综合娱乐区、升旗广场6部分组成。

  村内设有24小时穿梭巴士服务。运动员、随队官员、超编官员以及工作人员能够进入居住区。各代表团访客在村内居民全程陪同的情况下有权进入居住区。

  奥运村共有42栋住宅楼。运动员公寓为6或9层的永久建筑。整个奥运村可提供客房9000多间,可同时容纳17000多人居住,而北京奥运村将接待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数量为16000人,除去工作人员用房和其他功能用房外,奥运村的住房仍然有余。

  如此多的房间数,如此多的住宅楼在赛时就犹如42个独立的宾馆一样,为运动员日常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服务的管理尤为重要,村内的12个居民服务中心就是为这些住宅的村民提供服务的中枢系统,肩负着前台服务和提供相关信息的职责。

  服务中心有大量的物资储备,村内物流对接服务中心,运动员的大量需求通过服务中心处理。12个服务中心中有3个是超级居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提供咨询、投诉处理、工程报修、“以脏换净”等服务,这里有休息区、电视室、冰块医疗提供点,24小时开放;商务中心提供传真、打印服务。超级居民服务中心还提供电子游戏室和网吧,从早上8:00到晚上24:00开放。

  每栋建筑有50名类似前台的服务人员,其中合同商的员工有10人,其余40人属于志愿者,按照这个人数计算,整个村子最基层的公寓服务人员达到2100人。

  本报记者马明综合报道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张小平摘中国第51金

视频集锦更多>>

  • ·中国女乒张怡宁/郭跃做客
  • ·中国女子链球铜牌 张文秀
  • ·蹦床美女帅哥何雯娜陆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