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籍华人的“志愿”传奇
利索的短发,开朗的性格,面前的加拿大籍华人李丽珠背着双肩包,一身运动装扮。
已经60多岁的她现在是“水立方”内一名志愿者。每逢双日,她都要起个大早,从驻地赶往“水立方”。
李丽珠的工作主要是打印分发比赛成绩,并归类保存接收到的回执。从10日开始,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疲惫程度可想而知,但李丽珠淡淡一笑:“我不觉得辛苦,能在这里做志愿者我就很兴奋。”
早在2006年10月,身在海外的李丽珠一听到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就立刻回到北京向奥组委表达了自己做志愿者的心愿。1年多后,她收到奥组委回复,在中国驻加拿大领事馆推荐下,顺利地成为奥运会志愿者。8月1日,她来到北京接受培训,开始为奥运作准备。
此时,距离李丽珠第一次做志愿者已整整25年。出生于广东的她,1973年移居加拿大埃德蒙顿市。198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该市举行,李丽珠自告奋勇作了志愿者,从此便与志愿服务结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又以志愿者身份接待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奥运会上,她认识了现在的密友、当时中国击剑首金获得者栾菊杰。
25年中,李丽珠做过大大小小各种赛事志愿者。志愿者工作让她与中国联系更加紧密。“我的主项是乒乓球,小时候还学过体操,所以对体育非常热爱。”1995年天津举办世乒赛,她是唯一一名海归志愿者;1999年天津举行世界体操锦标赛,2005年上海举行世乒赛,她都作了志愿者。对此,李丽珠十分自豪。
经验丰富的她,对北京奥运志愿者评价颇高:“他们都接受过很严格的训练,服务热情足,精神面貌好,工作效率高。”她期待地说:“这是第一次在家门口办奥运,一定要办成最好的一届。”
2007年,李丽珠曾作为乒乓球国际裁判被邀请参加巴西泛美运动会的残奥会。“运动员们在肢体残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梦想,坚持拼搏,这让我非常感动。”24日北京奥运会将闭幕,她又申请做北京残奥会志愿者,把志愿者服务工作继续下去。
没有故事也是志愿者的价值
马李文博
马李文博 198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二年级学生,奥运村志愿者
北京有100多万志愿者,我是其中之一。我的岗位是奥运村技术运行团队技术助理。开幕前,爸妈问我开幕式彩排好看吗?好看。怎么好看?不能说。为什么?我们有纪律。
各国运动员代表团在入住奥运村之前,会对入住的房间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电视机摆放在哪里,网线怎么接,是否设置复印机接口……他们会用表格的形式将这些要求提出来。我的工作呢,就是整理表格,协助技术人员安装设备。
听着很简单不是吗?外人看来再平凡不过,我却觉得责任重于泰山,我喜欢这种为奥运默默奉献的感觉。
我不会因为缺少故事而遗憾。平凡的岗位,有时候需要我们发光,有时候不需要我们发光。所以我甘愿做一粒不发光的沙子。如果把奥运会比作世纪纪念碑,我就是铸碑混凝土中的一粒沙子。没有故事,就是我的价值,我自豪的理由。
在奥运村,每天都能看到世界顶级明星,但我不能和他们合影、签名,我的岗位决定我不能那样做。我必须牢记责任,我必须坚守岗位。他们对我来说就是那“惊鸿一瞥”!但是,足矣!
虽然每天都做同样的事,而且纪律严明,但我从未感觉乏味。我甚至觉得我和那些极少数有着传奇故事的志愿者英雄一样伟大。在奥运村这个和谐的大家庭,我感受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热情。
虽然合作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志愿者团队已十分默契。一次,运送大件货物时经过一条车辆穿梭的马路,我正经受着沉重货物和炎热高温的双重考验,突然一双黝黑的手臂出现在眼前,“东西掉了!”正迷惑间,一件刚刚落下的物品,被这双手无声地递到了我面前。我抬起头,同样蓝色的志愿者服,同样的微笑,没有多余的话语,志愿者是心怀默契的兄弟。
其实,每当我为偶遇的外国朋友指一次路,我都深切地感受到那种由心底涌动的责任感和信任感。在这里、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用奥林匹克热情和爱国情操,共同筑起一道无形的友谊之墙。我为我们志愿者通过这样一种平凡方式见证并参与了世界瞩目的人文盛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谢谢你,中国!”
来自辽宁、退休8年的刘振基,又开始在北京“上班”了。不过,这次他远涉千里重新上岗,不仅没有任何报酬,而且还得自己解决食宿。但68岁的老刘,在新岗位上却干得有滋有味,快乐无比。让老刘兴奋不已的新岗位,就是当一名北京奥运志愿者。
别小看老刘,精通英语、瑞典语、德语、俄语四种语言,还会一点法语和日语,他被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安排在北京机场3号航站楼呼叫中心,从事翻译工作,为入境外国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8月7日下午,入境外国游客迎来一个高峰,呼叫中心紧张而又忙碌。“老刘,不好了,出口大厅一个外国老人有麻烦,急得快哭了,请立即支援。”接到呼叫,老刘紧急驰援。
赶至现场,这位外国老人已急得满头大汗。老刘赶紧用英语询问,说了半天,老人的回答让老刘这个“外语通”也犯难了,自己听不懂。外宾见此更急了,不停比划,紧急关头,老刘灵机一动,拿来笔和纸,示意让他写下来,弄明白后,外国老人飞快地写下几行字,老刘赶紧拿出随身带着的外语词典,经过查阅,终于弄明白这位外国老人是希腊人,叫西蒙洛迪斯,来北京看奥运并游玩,和自己的旅行团走散了。
怎么办?必须拿到老人的旅馆订单,可自己不会说又不会写,老刘冷静思考了一下,比划着说出“雅典”、“悉尼”、“宾馆”等英文名词,再三引导。西蒙洛迪斯终于明白了老刘的意思,从包里拿出旅馆订单,上书“北京市宣武区菜园街假日中心广场”,老刘一见乐了。
见老刘一直紧张的面孔露出笑容,西蒙洛迪斯心情也平缓下来。细心的老刘立即把酒店地址用汉语写下交给他,并领着他去打的。为照顾老人,工作人员还特许他在100多人的排队队伍里加了个“塞”。
急于感谢的西蒙洛迪斯想了半天,用生硬的英语说了一句:“Thank you, China(感谢你中国)!”能为“中国”赢得这样一句话,老刘说,这个志愿者当得荣光。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