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父母眼中的“假小子”;
她,10年回家休息的时间还不到100天;
她,也曾经想到过放弃;
就是她——沈阳姑娘金紫薇,与另外三名选手,一起为中国拿到了这枚意义与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的110米栏冠军一样重要的、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创造了中国赛艇的历史。
8月17日,夺冠后不到半个小时,还在沈阳的父母接到了她的电话。她已经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在电话中喊了一句“爸爸”。
冠军是怎样练成的?本报记者专访冠军的父亲金沙、母亲李颖,他们会给您一个答案。
夺冠一刻
全家起立唱国歌
金紫薇的父亲金沙,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重重大部件加工分公司质量部部长。
金紫薇的母亲李颖,沈阳工业大学退休职工。
8月17日下午,全家人早早地呆在电视机前等待。当比赛还有200米就要结束的时候,四个中国姑娘突然加速,与英国队的距离逐渐缩小……全家人举着五星红旗,用尽了力气大声呼喊着“加油”,就连两岁的侄女,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中国队终于超过英国队,第一个穿过了终点。当四个中国姑娘举手欢呼的时候,家人互相拥抱着,祝福着。
在颁奖典礼开始的时候,全家人都站了起来,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全家人唱起国歌。
抽屉里作废的机票
金沙和李颖喜极而泣,在他们的抽屉里,藏着一张已经作废的机票。他们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到现场看女儿参加的奥运会比赛。但是,在比赛之前,他们不想让女儿因为看到了自己,增加心理压力,最终放弃了现场观战这个念头。“直到最后一刻,我们希望的都是女儿能够用尽全力去拼,没想到她会帮中国队拿到这块金牌,这孩子太争气了。”回忆夺冠的那一刻,金沙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十年磨剑
教练挑上她是个偶然
金紫薇的小名叫毛毛,李颖说,“毛毛的这块金牌,凝聚着她的泪水、苦水和汗水。孩子这些年不容易啊,我们为她感到骄傲。”
金紫薇从小就热爱体育,最开始竞走,后来又参加业余体校的篮球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金紫薇与赛艇结缘,沈阳市水上运动学校的一位教练在挑选学员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当时只有14岁的金紫薇。“那时只是知道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每年好像都有赛艇的比赛。”金沙告诉记者。
她每年休假不到10天
“十年了,没有一个除夕夜是在家过的,每年休假不到10天。”金紫薇参加赛艇运动后,成绩不断提高,从沈阳到江西,再到国家队,每年只有不到10天的假期,每隔两三天,才会和家里通一次电话,后来能上网了,全家人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在网上看看紫薇。
金沙说,作为赛艇运动员,训练是非常辛苦的,每天的训练都能让人筋疲力尽,爬都爬不起来,金紫薇不是没想过要退出,但关键的时候,金沙告诉她“只有继续下去才有出路,无论如何你也要挺住”。
她用刀片削手上的茧子
女儿渐渐长大了,训练中的苦和累,却再也不向父母提起了。金紫薇曾经让父母给她寄创可贴,而且一次就要寄几百张,却从来不告诉父母原因。一次,金沙发现,金紫薇用刀片往手上刮。接下来的一幕让金沙落泪了,女儿在用刀片削手上的茧子,手上出血了,就用创可贴缠在出血的手指上,看着金紫薇娴熟的动作,想想女儿这些年就是这样度过来的,金沙的眼泪就止不住。
孝顺的假小子
“她把奥运金牌带回来了”
十年的赛艇生涯中,金紫薇曾经获得包括青年锦标赛、全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的冠军和亚军,还曾在雅典奥运会取得第四名。
看着家里挂着三十多枚奖牌的墙壁,金沙说:“这面墙上唯一缺少的就是奥运会的金牌,今天,紫薇把它带回来了。”
出国比赛不忘带礼物回家
在家人眼中,金紫薇是个假小子。李颖说:“她从来不会像别的女孩子一样,搂着妈妈说几句心里话,从来都是大大咧咧的。”
在所有人的眼中,金紫薇也是一个孝顺孩子。现在父母居住的房子,是金紫薇用比赛获得的奖金为父母买的。
金沙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剃须刀说:“这是孩子在德国比赛时给我带回来的剃须刀,是我50岁的生日礼物。”家里的酒柜上摆了十几瓶各种洋酒,都是金紫薇出国比赛带回来的,但金沙一瓶也没喝,都留着。
打电话总说“我挺好”
金紫薇每次给父母打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没事,挺好的,你们多注意身体”。
8月17日,夺冠之后不到半个小时,金紫薇给家里打来电话,此时,她已经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在电话中喊了一句“爸爸”。金沙说:“孩子,爸爸看到了,你是好样的。”
短短的一句话已经凝结了所有的情愫。
明星记者栾俊学特别记者于海涛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