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舟
在感叹我们的国球一如既往“很好很强大”的同时,更令人感叹的是,女单8强中,国手们晋级道路上的对手5人均为“海外兵团”;在女单16强内,除了金景娥、朴美英、福原爱3名日、韩选手,剩下的其他13名选手也全部是“中国制造”。
当女子垒球在北京留下了奥运会上的最后一瞥,“奥运瘦身”的大势已不可逆转。国际奥委会在“瘦身指南”中说:从2020年起确定25个核心项目,此外每届奥运会再增设不超过3个临时项目,这意味着现有的28个大项中还有项目要步女垒的后尘。满眼“中国制造”的乒乓球,前景自然不容乐观。
比中国的乒乓球爱好者更着急的是国际乒联。本届奥运会上取消双打、引进团体赛;从今年9月1日开始,21岁以上的乒乓球选手不能在更改国籍后代表其他国家参赛,国际乒联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拯救计划”。但这些都不是让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成为一项“大众项目”的治本之道。奥运会乒乓球金牌少了,借力中国“海外兵团”的路子堵死了,也许会让那些乒乓球的不发达国家“破罐破摔”,更加远离这个项目。
同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国术”在全球的“营销策略”就值得“国球”借鉴。尽管武术在本届奥运会上还只是特设项目,但这个更加“纯中国血统”的项目能有今日的地位,的确发人深思。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明星和他们的功夫电影,无疑是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走红的桥梁之一。“国球”无疑也需要这样的文化营销和形象使者。
说到底,让更多的地球村居民体验到乒乓球的快乐,才是这个项目能在奥运会上“长寿”的秘诀。⑨2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