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lenovo搜狐奥运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中国军团 > 乒乓球 > 男乒三虎 > 08乒乓球男队动态 > 马琳奥运乒球男单夺冠 > 马琳夺金动态

马琳选择直拍坚持高强度训练 一星期穿坏一双鞋

  勤奋者的汗水

  马琳站在领奖台上再次落泪。 当时乒乓球界普遍认为直板运动员发展空间不大,横板弧圈球才是流行打法。但马琳仍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的代价是高强度的训练。

  如果说小时候的命运转折,缘于一次机遇,那么成名前的马琳,则是依靠汗水铺就了成功之路。

  少年马琳在汕头的训练基地,是当时国家体委批准的中国乒协唯一冠名的一所乒乓球学校,叫做中国乒协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学校由一名热心乒乓球事业的企业家投资建立,条件属当时国内一流。

  当时国家队的总教练蔡振华对学校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但表示支持,还同意汕头培养的队员不用经过广东省队,可直接输送到国家队,并答应国家队每年派教练到汕头作为指导。

  马琳、刘国正等人是学校第一批学员。当时的训练场所是一间厂房改造成的训练馆,馆内装有空调。队员们在此进行封闭训练。

  从“仓库”到“厂房”,马琳继续着他的刻苦训练之路。汕头乒协副主席姚岱娜是当时汕头乒乓球学校的校长,在她印象中,少年马琳聪明灵活,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他来的时候不算最好的,但后来的比赛中越来越有拼劲”。

  马琳选择的握拍方式是“直拍”,这种打法要求更多的跑动和更大的跨度,训练强度也相应增大。

  在汕头乒乓球学校的生活单调,少年们除了训练外,晚上只看看电视,并无其他娱乐。对马琳而言,乒乓球台是他的唯一舞台。

  马琳在汕头时的教练刘铭水说,马琳在训练时很执著。当时乒乓球界普遍认为直板运动员发展空间不大,横板弧圈球才是流行打法。但马琳仍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种选择的代价是高强度的训练。“在我们这儿一星期、十天穿坏一双鞋。”刘铭水说,马琳经常主动加练,有时一周加练4次,每天平均训练时间达7小时。

  在教练和校长的记忆中,少年马琳爱说爱笑,性格开朗,时常和大家开玩笑,“有时候装得很认真,说你东西掉了,你一看没掉,惹得大家一起笑。”刘铭水说。

  在汕头训练数月后,在河北正定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14岁的马琳勇夺男子单打冠军。1994年元宵节刚过,马琳便收到国家队来函,通知他正式入选国家二队。

  1995年,马琳又入选国家队。一年后,他获得亚洲杯男单冠军。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 王鹏 实习生程晨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张小平摘中国第51金

视频集锦更多>>

  • ·中国女乒张怡宁/郭跃做客
  • ·中国女子链球铜牌 张文秀
  • ·蹦床美女帅哥何雯娜陆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