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匹参赛马匹陆续抵港 住所堪比“六星级”宾馆 全程享受VIP待遇———
新华网消息 北京青年报报道,马术比赛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众多奥运比赛项目中唯一需要人和动物相配合的项目,香港赛马会和马术公司在为运动员做好服务的同时,对马匹的照顾可谓周到全面。
■揭秘保障人员
人员进门手脚先消毒
位于沙田的奥运马厩是四栋独立的空调马厩,共有224个马格,另外备有后备马房,可容纳25匹后备赛马。每个马格长、宽都为3.6米,内设有24小时电视监测系统和保安警报感应装置,确保这些金贵的战马平安。
为了给马匹一个安全干净的住所,马厩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封闭,要想进入必须经过层层许可。8月2日,马术公司安排了开赛前最后一次马厩参观开放活动,记者们进入马厩前都要先过卫生关,脚踩消毒地毯,手浸消毒液,如是之后,却仍不能和动辄价值千万的坐骑们亲密接触,更不能用闪光灯、不能近距离拍摄。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毒毯每一小时喷洒一次消毒水,如果天气炎热,则需要45分钟喷一次。没有刺激气味的专用消毒液,避免了马匹的不适。经常出入的工作人员因为每次都必须用消毒液洗手,有的人手已经脱皮了。
■揭秘环保措施
每天排放30吨废物均将“变废为宝”
先期到达的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队伍已经按部就班地进行休整、训练,适应了新环境后运动员和随队人员都赞赏香港的马厩条件令人满意。这里每个“单间儿”上方都安装了吊扇,后墙上有窗户,保持空气流通。马厩整体采用庭院式设计,通过高低窗加强通风效果,减少对长期使用空调的依赖。墙壁上的窗户一律使用有色玻璃遮挡紫外线,照明系统也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这些因素已经可以让照明和制冷系统节能三成。
马厩的设计将环保理念做到了家,建筑材料是竹片加工循环再造而成,通道铺设使用旧轮胎,为马匹垫脚的是旧报纸。另外,奥运之后马厩的使命不会就此结束,赛马会将继续使用。
200匹“战马”每天的日常起居饮食大约会产生30吨废料,包括马粪、饲料、稻草、木屑和旧报纸等等,算下来14天后的数目相当惊人,但是这几百吨的“废物”却能变废为宝,马匹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料,其他废物也会交给处理厂进行专业处理,循环使用。
■揭秘生活条件
沙浴淋浴水枪浴——马匹洗澡花样多
除了专业的训练比赛场地条件,马匹日常休息、放松的服务同样专业周到。马厩中设有休憩马格,里面铺设了细沙,可以在沙池中欢快地打上几个滚,据工作人员说,这对紧张比赛之后的马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放松方式。马匹在这里也会每天都接受按摩服务。
马格里还有可移动的马匹花洒,24小时冷热水供应。风扇能将水吹成雾状喷射到马的身上,帮马的皮肤降温。另外如果希望在短时间内迅速为马降体温,则可使用另一种设备——水枪,水量虽大却十分柔和,不会惊吓伤害到马匹。为了应付高温的天气,降温站的旁边还储存了大量的冰块,降温使用的水都是冰块融化后的冰水。为了避开白天的高温,选手们都会把训练的时间安排在早上或者日落之后,工作人员必须昼夜轮流值班,给马随时提供服务。
医疗护理
紧急情况会动用直升机送马入“医院”
在沙田马场主马房大楼旁边,900多平方米的马医院“五脏俱全”,共有两间诊症室、一个专用药房及十个观察马格。手术室、麻醉准备室、术后恢复室、诊断化验所等部门各安其职,电脑X光诊断系统、数码超声波扫描器和伽玛摄影机,这些平时只在医院为人所知的先进医疗仪器都在此随时候命,能够查出马匹身上非常隐蔽的伤病。另外还有高速跑步机和心肺功能测试仪器,为马匹进行心肺系统检查,随时测试马匹心率及呼吸系统功能。除了九名兽医外,另外还有五名护士、四名化验所技术员和七名行政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光钉马掌这一项工作就有23名专业人士可以完成。
双鱼河进行的越野赛对马匹身体的要求最高,赛时持续半天的时间,而且马匹最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双鱼河比赛场地附近也设立了“分院”,还在马匹经过的沿途准备了19辆救护车。万一有事故发生,即可由兽医进行手术,兽医在救护车上随时做准备。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有效救治,由八部专门运送受伤马匹的救护车送到沙田,马匹遇到骨折、急性绞肠痧等需要动手术或严重事故时,甚至会动用直升机或大型空调车辆运送。
专业运送
从机场到马厩全程“VIP”
来自不同国家的200匹马术比赛马匹均由官方指定的运输公司空运到香港,全程可谓为马设想周到。经过长途奔波的马匹到达香港后不得不立即应对炙热的天气。为了让马匹结束旅程后用最短的时间入住舒适的空调马厩“宾馆”,光运输一项工作,就有包括马术公司、警方、海关、入境处以及香港渔农署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在7月26日到8月6日之中,运马车队几乎每天在机场和马房之间往返“接机”,工作人员定下的目标是从马匹到港、过海关到运上空调运马车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