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时30分,中国举重队进驻奥运村。带着奥运倒计时牌,还有一个写着“势不可当”的牌匾,中国大力士们浩浩荡荡进了村。在举重队进村之前,体育总局训练局还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在队员们下榻的天坛公寓门口,训练局局长阎世铎发表了讲话,乐队奏响了壮行曲。队员之中,广东选手陈燮霞表现得尤为激动:“出征了,昨晚太激动,都合不上眼。”
“势不可当”牌匾高悬
随着国家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的大手一挥,队员们上了车,开始了他们的奥运征途。
陈燮霞能够参加奥运会实为不易,名单确定前几经周折,最终她还是力压队友杨炼登上了“奥运末班车”。8月9日上午,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比赛就将开始,陈燮霞届时会登场亮相,她有望为中国代表团带来本次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曲折的过程,陈燮霞非常珍惜这次比赛机会,随着比赛临近,前天,即将随队进驻奥运村的陈燮霞,激动地失眠了。
“掌门”给她擦镁粉
与其他队伍有些不同,举重队的行李多样而且丰富,其中包括十几箱方便面、几个煲汤的压力锅、用来控制体重的电子秤,甚至还有一个写着“势不可当”的牌匾,这些东西既是备战奥运会的物质必需,也是精神食粮。
昨天下午,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作为领队亲自挂帅,刚刚安顿好的举重队首次现身北京奥运会举重训练场。作为首个登场的中国选手,陈燮霞得到了更多“照顾”,马文广细心地帮她在杠铃上擦镁粉,还对陈燮霞的某些技术动作进行点评。
“这个级别是中国代表团首日的夺金点,我自然希望我们能在首日的比赛中旗开得胜。”马文广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达自己对这枚金牌的渴望。
全国晚报奥运记者团报道
人物故事
“细妹”家成了保护对象 村里花2万元把路通到她家门口
晚报讯 生于广州番禺大坳村的陈燮霞,将在8月9日上午9时参加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角逐,如果夺得金牌,将很有可能是中国军团摘取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至少,是举重队的首金。昨日,记者探访了25岁的番禺“细妹”陈燮霞的家,这里的乡亲们早早做了准备:一个星期前,村子花了2万元将通往陈燮霞家的近3米宽、600米长的田埂路,全都铺上了灰白色的细沙石,道路两边插满了200多面色彩鲜艳的彩旗。
治安员“保护”陈燮霞家
陈燮霞一家住在广州番禺大坳村。这个900多户人口的小乡村,位于番禺饮水源保护区,四处栽种着连片的甘蔗地和香蕉林。此外,村子还派了近30个治安员到陈燮霞家附近,加强巡逻,直至奥运会结束。
接受采访直至口干舌燥
此前的8月1日,就有近20家中央、省、市媒体的30多个记者,涌入了陈燮霞家80平方米的小楼房里。据番禺区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已经是他们接待的第三批媒体。陈燮霞的父亲陈细泉换上一件鲜红色的条纹衬衣,一开口,即被长枪短炮包围。28岁的哥哥陈冠华穿过院子,每一次都被不同的记者问起:“你大陈燮霞多少岁?”口干舌燥的陈冠华最后竖起了3个手指。
离家9年仅回家3趟
1991年,8岁大的“细妹”就被番禺区业余体校相中。父亲陈细泉骑了20公里路,把女儿送到体校受训。1999年,陈燮霞入选八一队,留在了北京。陈细泉掐指一算,女儿9年来回家不过3趟,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个月。陈燮霞一身轻便的运动服,走到500米外的村委会办公室,“已经没多少人认得她。” (陈淑仪)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