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8日奥运专电 题:“向金晶姐姐学习”
--访首个青年营残疾人火炬手
新华社记者柳丝
北京2008奥林匹克青年营首次招收10位残疾人营员,8月8日又迎来奥运火炬传递,山东青年李建立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青年营中传递奥运火炬的残疾人营员。
李建立接受采访时,给人的感觉是个腼腆的大男孩,而一提到体育,他立刻兴奋起来。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练习跳远两个月就获得山东省第三名,23岁的李建立不断给人惊喜。8日,他成为火炬手,实现了奥运梦想。
6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腿,但李建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坚持和健全孩子一起上学,所有事情都尽量自己做。“从不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他说。
李建立非常热爱体育,一到青年营就迫不及待地奔到营地活动中心乒乓球室。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是他的最爱,平常都和健全人一起打球,闪转腾挪、奔跑跳跃,他都应对自如。跳远则是他的专长,他的教练夸他很有体育天赋。
“我希望增加下肢力量,所以才选择练习跳远,”李建立对记者说,“我每天都会锻炼身体,包括上下肢力量训练。我希望能够保持一个好的身体。”
说起当选火炬手,李建立非常兴奋,他说:“能够成为第一个青年营残疾人营员火炬手,非常荣幸,非常骄傲。被选上时,就考虑了各种传递时的动作。”
“我从来不坐轮椅,所以一开始就特别希望能够跳跃着传递。50米太近了,让我跑多少米都没问题,”他说。
和在巴黎用身体保护火炬的金晶一样,李建立也是右腿截肢。这让他觉得自己和那位“轮椅上的微笑天使”有着一种莫名的联系。“我很佩服她,希望向她学习,也很想见见她,叫她一声‘大姐姐’,”说起自己的偶像,李建立的眼神中满是期待。
在李建立看来,金晶的精神、火炬手的精神也是体育精神,“是一种激励你、鼓励你不断向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我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强大的心,”李建立说。
李建立是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然而,一次偶遇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今年年初,李建立到上海实习,在那里遇到了一名残疾男孩的家长。从家长口中得知,这个男孩两年前也因车祸失去一条腿,飞来横祸让他从此不再出家门,不再和任何人接触。
在尝试和男孩接触的过程中,李建立发现,男孩因为害怕被人笑话才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由于身体情况相近,李建立慢慢地和男孩建立了友谊,如今那个男孩已经恢复了精神,重新走出家门。
这次偶遇后,李建立发现残疾人尤其需要心理上的帮助。之后在残联又遇到很多残疾人家长,了解到他们的孩子都有一种共同的自卑心理,不敢出门和社会接触。于是,他下定决心,毕业后就去从事残疾人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
在青年营中,李建立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还有其他残疾人朋友,他说:“北京奥运会是人性化的,能让我们残疾人加入青年营。在这里,我希望多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和他们分享文化。”
奥运火炬8月8日在青年营中传递,共有中外七名火炬手,传递总长400米。青年营是北京城市传递的最后一站,奥运火炬将从青年营直接赴国家体育场“鸟巢”。(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