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舞》振奋人心的音乐响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揭去神秘面纱。开幕式仪式前的表演,虽然仅仅是盛典的前奏,但依然使人们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狮开头,舞龙结尾
符合中国民俗,充满美好的寓意
开幕式仪式前表演,围绕“中国文化”向世界作出形象的注释,特别体现了华夏审美文化中极力推崇的“壮美、崇高、朴实”,将民族艺术生命力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表演开场选择了舞狮——《沧州金狮庆奥运》与《南粤雄狮贺盛会》,南北舞狮狮威各异,交相辉映。结尾则是舞龙——《彝族女子舞龙》和重庆《铜梁龙舞》,八条巨龙腾云上,气象万千。
狮子和龙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都是瑞兽,是祥和、威武的象征。狮子的文化符号刚健,富有极强的生命力;而龙更是雄浑的华夏图腾。龙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刚劲向上、富有生命力的一面。舞狮开头,舞龙结尾完全符合中国民俗,充满美好的寓意。
中国鼓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历史记载显示,早在中华文明的滥觞期,就有震鼓“声闻于上”的祭礼。开幕式仪式前表演选取了北京、山西、江苏、贵州、甘肃、吉林等地多种鼓舞。
稷山高台花鼓的技艺、海安花鼓的灵巧、苗族踩鼓的热烈、朝鲜族长鼓舞的优美,都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京、陇两地虽同称太平鼓,但风格迥异,一个昂扬欢快,一个浑厚高亢,凸显各自不同的表现力。
木卡姆、山花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粒粒珍珠被串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最直接体现,也容易引起世人的瞩目。如何串起这些珍珠,又不落俗套,正是开幕式仪式前表演的核心内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演的《维吾尔族刀郎麦西来甫》,就直接取材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它源于西域古老的民族文化,集歌、舞、乐于一体,有着极高的文化与审美价值。《维吾尔族刀郎麦西来甫》对木卡姆进行了颇具匠心的提炼加工及整合创编,让这一艺术珍宝绽放出非同寻常的光彩。
除此之外,还有数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宁夏回族山花儿》、《宝鸡社火》、《海城高跷》、《土家毛古斯》、《羌族推杆》、《韩城行鼓》等,都是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世界级盛会集中亮相。这些地道的、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国地域文化符号,让中外观众眼前一亮并为之震撼。
“轮子秋”加入新元素
创新唤醒古老艺术
我国各个地域的文化符号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如何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奥运舞台上展示给世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对节目的最终审定标准是:不用任何配音或文字注解,让人们清晰地辨认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陕西表演的《天地社火》包含了四种民间艺术形式,其中宝鸡社火、韩城行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遗产如何“携手并进”?经专家和老艺人的共同努力,巧妙地将高跷与竹马融为一体,效果很好。据了解,这种“合二而一”在全国尚属独创,也符合陕西地域文化特征。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轮子秋”节目也是大胆创新的结果。为了让这个节目有更好的演出效果,青海省有关专家对轮子秋进行了大幅度改造,花了近一个月时间,使轮子秋整体高度由原来的3.7米增加到6米,宽度轮直径由2.8米增加到3.6米。相比而言,新的轮子秋更加大气,突出了时代感。表演起来,演员的动作更高、更飘,更富美感。与此同时,有关团队还对轮子秋表演进行重新创意和编排,不仅改进了演员个人动作,还在圆的队形之外,加入了花瓣和奥运五环的队形,并将七彩鸟神话传说融进表演当中。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