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王子起飞点燃奥运圣火
李宁飞天点圣火
新华网消息,据《北京晨报》报道昨天(8日),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最激动人心的点火环节,“体操王子”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了设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奥运圣火点燃的刹那,全场雷动瞬间沸腾。
当孙晋芳点燃最后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时,点燃主火炬的人选悬念也随之揭晓,“体操王子”李宁成为燃爆激情,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推向高潮的推手。
在经过许海峰、高敏、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孙晋芳的火炬接力后,站在“鸟巢”场地中央的李宁成为了最后的焦点。站在一个类似长城城墙上的“体操王子”李宁右手高擎已被点燃的火炬,徐徐升空,并在祥云画轴逐渐展开的大背景衬托下作跑步状“漫步云端”。
高举火炬的李宁腾空飞翔,在体育场上空的“空中跑道”上奔跑起来。与此同时,一幅中国式画卷沿“空中跑道”徐徐展开,上面呈现出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动态影像。展开的画卷在空中翻卷,渐渐形成一座高高的火炬塔。最后时刻,空中奔跑的李宁来到火炬塔旁,点燃引线,火焰喷薄而出,沿火炬塔盘旋而上,将主火炬点燃。
奔跑节奏时间都由电脑控制
李宁在空中奔跑的创意,是点火仪式中的最大亮点。他是怎么实现把身体在空中倾斜过来进行奔跑的呢?其实在128天前,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听汇报时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央视的一个短片记录了这次汇报的经过。
“有个问题,你是怎么让人这样跑的?”维尔布鲁根问张艺谋,他回答说:“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原理。实际上在这个上沿有一个圆形的轨道,轨道上有两根钢丝垂直下来拴着运动员,运动员控制身体两根钢丝的长度就可以让他横起来,而实际上是在万无一失的轨道上面走,运动员感觉就像在奔跑。就是让他垂直像在空中飞起来。当他到了一个指定地方之后,钢丝位置调整,他就可以成为横向,然后当他到达最后结束位置的时候,钢丝的位置再调整,他又直起来。所有的钢丝都是用电脑控制的,所以它的时间和我们要求的,全世界两万多火炬手奔跑的节奏、时间都是电脑控制的。”
许海峰放弃 熊倪当替补
许海峰曾经是最后一棒火炬手的候选人之一,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无暇训练而放弃了。另一个候选人是跳水老将熊倪,他在开幕式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就是护旗手,李宁一旦出现问题熊倪就将顶上去。点火训练就在鸟巢内进行,其他排练的演员并不知道这是点火的演练,会以为是众多高空节目中的一个而已。
“对李宁的训练得狠一点”
李宁尽管是奥运体操冠军,但那也已经是24年前的事了,为了当好这最后一棒火炬手,45岁的李宁选择不停地练下去,一直练到完成任务为止。要从地面练到高空,年轻的高空演员在空中给李宁做示范,看完学完后他就真的上场了。第一次在高空行走,李宁显得很不协调。后来有人问他上面那么高怕不怕,李宁说在上面始终要抬头挺胸,根本没有机会往下看。7月8日,李宁是第二次练习“空中飞人”,整个过程一共3分30秒,但他上去2分多钟便感到后背肌肉酸痛了 。副总导演陈维亚并没有给“体操王子”特殊待遇,他甚至要求对李宁的训练狠一点,每天必须保证3-4小时的练习。他说,真正的强化训练只有10-15天。他们必须要在这段时间里让李宁克服大半辈子和地心引力的关系,完成这种飘移感的神奇点火。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2008年8月2日,倒数第二次带妆彩排的那天,李宁在空中已经能够完整地完成任务了。(刘莹)
主火炬手李宁:李宁飞天点燃主火炬 短短一圈中国人走了一百年
主火炬揭秘: 北京奥运会主火炬:暴雨浇不灭火焰高八米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