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在狂欢,中国在狂欢。而在北京市鼓楼外大街的两边,一些人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祝福。
站牌美容师
在北京一个公交站,21岁的张乐乐正在仔细地擦拭站牌上的灰尘。他来自河北,在京城已经工作了四年。
“奥运会期间,我们的工作肯定比以前还要忙,要保持场馆周边环境的亮洁度,就得随时检查和清洗。”由于要工作,他们不能收看开幕式直播,但是他们准备观看奥运会的一些比赛。北京市公交公司已经提前购买了大量门票,分发给公司的老员工。
大妈巡逻队
细心的北京市民会发现,昨日北京市街头来了“大妈巡逻队”。当很多年轻人以狂欢的方式度过这一时刻时,“大妈巡逻队”依然在忙碌着,守护着北京街头。
昨日晚上,70岁的董大妈和刘大妈,坐在一个板凳上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务。每当一个行人路过,她们都要抬起头仔细观察。遇到到小区去的陌生人,她们马上走上前询问个仔细。据介绍,这些老年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别看她们都年逾古稀了,但工作热情一点也不比年轻人低,每天都会准时、自觉地出现在各自的岗位上。
民间艺术家
俞伟顺是北京市七中的一位体育教师,但又是一名面人艺术家。本月,他和9位来自北京的民间艺术家一直奔波在文化广场,向市民展示他们的精美作品。昨日,他来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介绍他的“面人”手艺。
邱贻生是一位毛猴艺术家。毛猴是北京市本土艺术,它是用玉兰花骨朵、蝉蜕、白鸡等几味中药制成,形象惟妙惟肖,极富趣味性,每个人观看时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米灵珠的中国结、李卫红的鼻烟壶、杨玉栋的脸谱……他们在这个喜庆之夜,以自己的精湛手艺为奥运会增添了光彩。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