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花絮:观众自发“治理”干扰
本报讯(搜狐奥运媒体联盟京华时报记者郑小龙)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开赛首日丢掉了分量最重的首金,让所有人都唏嘘不已,而在赛后分析时,不少人都认为杜丽丢失首枚金牌很大程度都归结为主场因素受到的干扰。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细致的工作,才帮助郭文珺博得了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三枚金牌。”
昨天的赛场安检口,记者发现有四个头戴“助威发带”,手持自制小标语的观众,不过他们不是求票,也不是寻人,而是要求现场观众尽可能的不要发出声音,更不要评论运动员。
“母语,中国运动员很怕。”
“你的声音,决定我们的金牌。”
来自北京某高校四名学子自动举着的这两条标语,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号召,观众也是给予了支持,“谢谢他们的提醒!能看到奥运会很兴奋,特别是有中国运动员的赛事,都会在不经意间发出进行一番点评。看到这样的提醒,我们再也不会在比赛进行时‘多嘴, 了。”手持前排观众票的李进堂先生说道。
不仅是观众,今天所有的媒体记者都自觉压低了自己的声音,照相机、摄像机也都将自己的声音调到了最低。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