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女排次战,中国队对阵欧洲二流强队波兰队,赛前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没想到,中国女排却打得异常艰苦,虽然最终惊险逆转,以3比1获胜,但奥运赛场无弱旅这一定律再次被验证。
慢热也好、练兵也罢,在中波之战中,王一梅、杨昊这两位大连姑娘的发挥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本场比赛中,王一梅的4号位重扣成为女排的主要火力点。二传手往往分球给王一梅,借助她势大力沉的重扣给对手致命一击,波兰队的单人甚至双人拦网均难抵挡王一梅的直线扣砸,为遏制这一进攻点,波兰队以三人拦网封锁王一梅,这才使王一梅的进攻威力骤然减弱。
另外,身材高大的波兰队后防防守很有层次,对高举高打的对攻战术比较适应,王一梅的进攻一旦力量、速度有所减弱,就会被对手救起,以至双方反复拉锯。
虽然王一梅的进攻多次受阻,但毕竟分散了波兰队的防守注意力,这就给中国女排的二、三号位的快变进攻提供了良机。周苏红的二号位进攻、赵蕊蕊的犀利发球、冯坤见缝插针的吊球屡屡奏效,中国女排的立体进攻令波兰女排防不胜防。借重王一梅又不能过分依赖王一梅,这对陈忠和而言既是个两难的选择,又是求新图变的新起点。
发现网前进攻受阻,陈忠和一度派上另一名大连籍主攻手杨昊,场上局势也为之改观。杨昊扣球的力量不是很大,但她技术全面,扣球线路非常刁钻。尤其是杨昊滞空时间长,这就能制造出一个网上“时间差”,借助对方球员的瞬间起落寻觅破绽。杨昊的后排攻能力在女排球员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她的上场对丰富中国女排的立体进攻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中波之战可以看出,陈忠和在使用王、杨两将时存在两种思路,能直接强取则用王一梅,若以快变制敌,那就要充分发挥杨的作用。这两位大连姑娘特点互补,若能形成网前合力,无疑能大幅提升女排的进攻网前威力。
值得关注的是,王一梅进攻能力虽强,但体能的消耗也甚大,因此陈忠和必须对大梅的体能“节约使用”,才能让这名年轻的主攻手发挥出最大能量来。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