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夺得女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的陈艳青,是个苏州姑娘,老家在出产名茶碧螺春的太湖西山岛。吴侬软语中,出现了一个无人可与争锋的女力士。
这个女力士的命运变幻无方。而她一直在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追问着人生的意义,因而成就了举重史上的一个传奇。
主笔/钟松君
1 女霸王举鼎
“上去了。”
陈艳青说着站起来,上场去举第三次抓举。
她的语气厚实,平淡,还有些粗砺。
她背脊笔挺,步态威武,气度雄壮,浑身散发着霸悍之气。
她初次露面,就是这样霸气。昨天下午看电视直播,我们看到她身着红战袍、黄斗篷,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踱出来,不由得一阵喝彩。
她的每一举,没有一丝多余动作,那么简练,那么稳当。她举着杠铃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无懈可击。
第三次试举也成功了。扔下杠铃,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眼睛里闪出一种娇媚。
挺举三举三成,也是同样完美。
陈艳青的实力无双无对。赛前,她就是这个级别的金牌“大满贯”得主,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锦赛,指哪打哪,几乎从不失手。
对她来说,金牌不是问题,卫冕不是问题,世界纪录也不是问题。
2 谁与争锋
太湖中,西山岛,缥缈峰下,船上女霸王。
1990年7月,陈祖福撑着船离开太湖中的西山岛,将十来岁的女儿陈艳青送到苏州,交给苏州体校,交给曹新民教练。
那时候,陈祖福的想法是,女儿毕业后,可以回西山岛当一个体育老师。当地人常说,五个农民,不如一个老师。
少年弟子江湖老。这数小时水路,是20年征程的开端。
最初十年,她从举重小队员,变成了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霸主,武力独步天下,就像她两千年前的江苏老乡——西楚霸王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
最近十年,她三次退役,三次复出——只要她出山,金牌就几乎没有别人的份。江湖人云:艳青一出,谁与争锋!
3 红颜一怒
2000年,女子举重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陈艳青已是顶尖高手,但中国队得到一个情报,说朝鲜有个运动员的成绩与她不相上下。为了保证金牌数量(奥运会女子举重一国只能报4个级别),放弃了这个级别。
其实那是个假情报。
陈艳青算是牺牲错了。她一气之下宣布退役,不想再与人争高低。
那年她才21岁。
她到苏州大学读书,兼职当举重教练。城市生活是这样的平静,这样的多姿多彩。
2003年,她的“伯乐”曹新民教练找到了她,请她喝早茶,希望她复出,到2005年在江苏举行的全运会上为江苏拿金牌。陈艳青回绝了。
那天下午,曹教练又敲响了陈艳青宿舍的门,手里拿着两瓶酸奶。陈艳青说:“曹教练,我跟你练!”
她后来说,当时她以为已伤了曹教练的心,不会再送酸奶来了,没想到还是来了,她要报答这“酸奶之恩”。
就这样,她第一次“食言”,第二次颠覆了自己的生活。
她无法拒绝情义,重出江湖。可这样的生活,真是她想要的吗?
4 青春易老
2004年,她拿下雅典奥运会金牌,第二年拿下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金牌。两年连夺三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悦。
陈艳青痛哭流涕,向媒体宣布正式退役。
“如果练到2008年,我就已经快30岁了。我不希望自己到了30岁还没有享受过青春。”她说。
她想重新把握自己的命运,做普通女人,享受世俗生活。
但2006年1月,她悄悄地回到了训练馆。当年,她在多哈亚运会上夺金,并三破世界纪录。之后,她又离开国家队,回苏州读书。
2007年复出,她的目标就是北京奥运会,她也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卫冕成功的“女举人”。
“北京奥运会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我愿意放弃自己的青春。”陈艳青当时说,“我去年退役时一直在哭,我知道自己还是对举重有感情。”
这样的内心挣扎,贯穿了陈艳青的整个运动生涯。
她始终在考虑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说,这么多次宣布退役,是因为她太过追求完美。
5 人生追问
所以她总是在两难之中: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是陈艳青的人生,才是陈艳青的完美人生?
中国女举人才鼎盛,奥运名额争夺激烈,陈艳青却很平静:“也许是因为以前的挫折吧,我现在觉得看淡一切才最重要。”
她从来不需要竞争,她只是需要选择。
这是她的传奇,对她来说,这是她的追问,追问人生的意义,与生命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搏斗:
——外界的不确定,命运的不确定,以及内心的不确定。
她的伟大,在于她取得的非凡成绩,更在于她这样用生命求道,不断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从每一次反复中得到提升。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