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50岁的栾菊杰(左)代表加拿大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比赛。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
“妈!”眉目清秀、身材高挑的二女儿顾梦圆在场边跺脚大喊,“加油!”
场上50岁的栾菊杰正挺剑与匈牙利人穆罕默德·艾达鏖战,时间过半,栾菊杰步履渐现沉重,出剑也没有开始那样果断。
“我不在意她的输赢,只要看见她我就觉得自豪。”顾梦圆今年14岁,她继承了栾菊杰的击剑天赋,在加拿大,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妈妈的俱乐部里练剑,对于妈妈,她只有崇拜。
“如果不是因为在祖国举办奥运会,我是不会再参加比赛的。
对一个50岁的选手来说,参加奥运会,特别是参加击剑这种对体力、精力要求极高的对抗性项目,无疑是一种折磨——栾菊杰上午11时打了第一轮淘汰赛,对手年方20,世界排名高出栾菊杰70位,栾菊杰赢下这场比赛之后脸色通红,汗珠挂在额头,喘着粗气一句话都不想说。
等平静下来,栾菊杰说:“赛前我就知道她很猛,进攻很厉害,所以我就有意识跟她磨。”
“赛前几次训练我们碰到她,她都没有和我打招呼,好胜心很强。”栾菊杰笑着说,“我虽然无所谓输赢,但是一站到场上,还是想赢她。”
这是栾菊杰在奥运赛场上的最后一场胜利。比赛结束之后,栾菊杰从随身携带的剑袋里拿出一面红旗向观众致意,红旗上三个斗大的黄字:“祖国好”,全场本来就很热烈的气氛被烘托到顶点,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栾菊杰对祖国的爱意,也感受到了栾菊杰对击剑运动的不舍。
“我希望大家在奥运会上看到和平、友谊,看到我们的感情。”
连对手都被栾菊杰的努力所感动。那个赛前训练连招呼都不愿意打的突尼斯人,在栾菊杰不慎摔倒的时候,主动上前伸手搀扶,赛后也表达出对栾菊杰的钦佩:“我输掉这场比赛很意外,我以为会赢的,她的经验太丰富了,防守很好。”
栾菊杰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做了妈妈的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赛前为了目标拼命努力,赛场上全力争胜,赛后如释重负,体味比赛给自己带来的享受。
昨天收获52公斤级女子柔道金牌的冼东妹,同样是妈妈级的选手,她的女儿还不到两岁,在冼东妹决定为北京奥运会复出的时候,女儿才4个月大,还没有断奶。冼东妹说:“离开女儿心里很疼,但我想把奥运金牌当礼物送给女儿。”
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曾经有一位体育界的前辈告诉记者,我们对奥运会的宣传,以前大部分集中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层面上,现在已经开始宣传“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对奥运会核心价值的定义是:卓越、尊重、友谊。
“什么时候我们始终把这6个字放在前面,什么时候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价值。”那位前辈感慨道,“奥运会4年一个周期,但这6个字却可以是所有人一生的追求。”
奥运会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的盛会,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的“卓越、尊重、友谊”的核心价值,如果把奥运赛场只当做金牌至上的舞台,那么奥林匹克的形象将远没有今天这样辉煌。
正是因为抱着这种信念,栾菊杰才会享受比赛的过程,才会在输掉比赛之后彻底放松下来。
“我现在并不感到很累,就算今天连着打了两场奥运比赛,我也没觉得有多累。比赛就是比赛,完了就轻松了。”栾菊杰说,“最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此前的15个月,我决心参加奥运会的时候,重新开始恢复高强度的训练。毕竟是50岁的人了,很多时候很累,我就跟自己说:‘你不是一个快50岁的人。’我不需要用胜利来证明自己,奥运会很多时候不应该那么看重胜负。”
或许只有栾菊杰这样的“妈妈级选手”,才会有淡化胜负的潜意识,才会有包容艰难的大局观。
32岁的日本柔道名将谷亮子,本想在本届奥运会上为不到3岁的儿子拼下奥运金牌,但以失败告终。对此谷亮子只是稍微有些伤感:“我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交过手,我觉得这些经历足够了,我应该感谢她们。”
“我在奥运会的任务结束了,接下来就要带着儿子享受奥运会的气氛。”谷亮子说,“输掉金牌当然遗憾,可是我想大家能够理解我。”
栾菊杰、冼东妹、谷亮子,这些“妈妈选手”都曾经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出现在奥运会上,并赢得一项项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如今她们再次踏上奥运赛场,少了飞扬的神采,多了沉稳的魅力——对她们来说,比赛的胜负不再是衡量成败的标准,奥林匹克精神才是她们挑战人生的动力。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