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2日奥运专电(记者王恒志 刘阳 顾涓)廖辉、石智勇、李培勇。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的赛场上,这三个男人用不同的“表演”演绎了各自的奥林匹克传奇,无论是成是败,在那一刻,他们都是英雄。
廖辉的成功自不必多说。
李培勇,这个29岁的韩国人,用自己的坚韧征服了所有人。当他左腿抽筋还选择继续比赛,不仅仅是观众,包括记者、志愿者、工作人员……所有人都为他鼓掌、加油。因为他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勇气。
他失败了,败得很彻底。没有成绩和上届亚军的头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所有人眼中,他不是失败者,就像追日失败的夸父一样会被人所牢记那样,他最终扑倒在杠铃前的那一幕或许会成为这届奥运会的经典镜头。
相比之下,中途退赛的石智勇似乎并不够英雄。
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28岁的石智勇为廖辉的夺冠做出了他所能尽的全部力量。伤病缠身的他来到奥运赛场就是为队友“保驾护航”,在他看来,在战术安排上掩护廖辉成为一种责任,即使在后台因腰伤无法继续比赛,他依然三次改变挺举开把重量,让对手们无所适从,直到他最终退出比赛才恍然大悟。
更为可贵的是,虽然他没能给自己再添一枚奥运金牌,但他依然为自己的“举重人生”感到骄傲,认为这是可以给他一生回忆的快乐。在这一刻,举重不再是他的职业,而是他愿意为之追逐的幸福。这种深埋在骨子的热爱,这份不计成败的无怨无悔,更应得到尊敬和掌声。即使只是坐在后台静静地看着队友比赛,那一刻,他仍然是属于奥林匹克的英雄。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