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奥运会,我们都希望中国健儿多拿金牌。上届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以12秒91夺得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于是,人们希望他在家门口再夺金牌。理由很充分,天时、地利、人和,你都占全了,不拿金牌对不起父老乡亲。
不光是男子110米栏比赛,其他项目也一样。跳水、乒乓球号称“梦之队”,似乎不包揽金牌就对不起国人。观众的这种期望可以理解,但却不能赞同。
期望值过高就会对运动员产生负面压力。记得我国跳高名将朱建华1984年一年内连续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国的“跳高王”。国人以为他能在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拿回一块金牌。结果背着世界级跳高明星的包袱,他只得了铜牌。
杜丽4年前在雅典奥运会夺得女子气步枪金牌,本届奥运会舆论普遍把首枚金牌提前挂到了她的脖子上。头上的光环照花了“眼睛”,她只获得了第5名。
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主场,对于中国健儿无疑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成绩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他们今后的前程,也关系着小到家庭、家乡,大到省市、国家的荣耀。他们此时此刻的压力,非身临其境恐难以体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拿冠军的运动员,也不是一个好运动员。谁都想拿冠军,但竞争总要有胜负。胜利往往倾向于具有“平常心”的人。如何让“刘翔们”轻装上阵,以平常心迎接家门口的奥运大赛,不光是教练的事情,也是每一家媒体、每一个观众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胜败乃兵家常事”。让我们以平常心看待中国健儿的失利,也让我们为各国健儿的精彩表现喝彩。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