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现身青岛重温青春
■ 特派记者 黄越滔
本报青岛8月19日电
罗格来了!这是奥帆赛开赛10天来,国际奥委会主席首次现身青岛。青岛今天的天气格外好,雨过天晴后,风力虽然不大,但已达到奥帆赛的比赛要求。
罗格重返青岛兑现诺言
“我为青岛的奥帆赛筹办工作进程感到非常激动,2008年奥运会时,我会再回到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这是2005年10月16日,罗格在青岛考察奥帆赛筹备情况时对青岛的承诺。据奥帆委官员介绍,2005年是罗格第一次正式率领国际奥组委到青岛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罗格说:“相信奥筹工作将为青岛未来几代人留下很好的遗产。我决定在奥运会期间在青岛再逗留几天,我会和帆船代表队一起重回这座美丽城市。”
据记者了解,罗格当年虽然在青岛停留的时间不足24小时,但却给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留下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幽默、亲民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形象。
年轻时曾是帆船高手
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是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8月18日晚上,罗格还身处香港赛场,观看奥运会马术比赛。但今天中午奥帆赛男子激光级奖牌轮开始前,罗格已经坐在奥帆中心的贵宾席上。选择在奥运会激战正酣的时候出现在青岛奥帆赛场,也充分证明了罗格对帆船运动非比寻常的感情。他的这份感情源于自己年轻时就是一名出色的帆船运动员。
罗格1942年5月2日出生在比利时。年轻时的罗格获得过帆船芬兰人级的世界冠军。此外,他还连续参加了1968年、1972年和1976年3届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但真正让罗格的运动生涯充满传奇色彩的是,他还曾入选过比利时国家橄榄球队。
退役后,罗格入读比利时根特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矫形外科医生。或许是无法改变对体育的热情,罗格在1991年再次投身到体育事业中,并进入国际奥委会工作。1998年罗格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2001年7月16日,罗格接替萨马兰奇成为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第8任主席。
从运动员到外科医生,再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到目前为止从事过的3项职业跨度之大让人惊讶。
在罗格的任期内,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都已圆满结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正在顺利进行中。但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还要在反兴奋剂、控制奥运会商业化畸形发展和奥运会“瘦身”等方面继续努力。
小罗格也是奥委会高官
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比利时代表团团长的菲利普·罗格是罗格家族中的又一个奥委会高官。谈起父亲,小罗格充满敬意地说:“他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父亲,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很辛苦,但他仍坚持义务为奥委会工作。”
据悉,罗格从来没在国际奥委会领取过一分钱的工资。此外,小罗格一年里最多能和父亲见面3次,而全家人只能在圣诞节才能聚在一起。
除了和父亲一样选择在体育领域工作,小罗格年轻时也是帆船运动员。小罗格承认,他选择帆船很大程度是受父亲的影响。但和罗格年轻时的成绩相比,小罗格在帆船领域的最好成绩只是在一次世界帆船大赛上的第7名。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