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由陈中和罗薇才开始熟悉跆拳道项目,而这两位奥运会冠军分别是67公斤以上级和67公斤级选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级别选手。近几年来,中国选手在女子跆拳道大级别项目上牢牢占据着优势。不过,吴静钰在本届奥运会上成功摘得女子49公斤级跆拳道金牌,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女子跆拳道小级别的发展希望。
从身体条件上来看,爆发力以及肌肉力量并不是黄种人的优势。但是黄种人的柔韧性却相对较为突出,这也说明了亚洲人在小球项目上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原因。而跆拳道小级别在运动员选材方面更注重运动员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这一点,通过对吴静钰技术特点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身高只有1.66米的吴静钰是典型的“智慧型”选手,在比赛中她很少与对手拼蛮力,而是发挥自己技术细腻,攻击性强的特点,用灵活、快速、主动的战术制服对手。
在跆拳道小级别的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相差无几。因此速度和战术往往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中国运动员尤其是女子选手占有一定优势。除此之外,由于有了吴静钰的成功训练经验,中国跆拳道女队可以总结一套适合小级别选手发展的训练模式,从而为中国跆拳道培养出更多的吴静钰。
王戈华 李佳寅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