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lenovo搜狐奥运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中国军团 > 跳水 > 08中国跳水动态 > 08陈若琳金牌专题 > 08陈若琳夺金动态

陈若琳再苦再累也不怕终夺金 华裔选手痛失奖牌

  再苦再累也不怕

  “90后”的陈若琳让人看到了中国女子跳台的最大希望。这位神奇少女从开始练习跳水获得世界冠军,只用了5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陈若琳经受了无穷的考验。

  1999年,正在江苏南通市少儿业余体校训练的陈若琳,在一次完成空中翻腾之后与队友撞在一起,结果造成右肘关节脱臼,差点有了放弃跳水的念头。

在陈若琳的要求下,教练流着泪强行将她脱臼的手臂拉直,赶上了比赛时间。随后,陈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之前染上重感冒,教练只好带上其他队员准备前往比赛地佛山

  巧合的是,当时江苏跳水队预计周六坐火车去的佛山,后来改成了下个周一乘坐飞机。就在周日那一天,陈若琳通过打针输液奇迹般治愈了感冒,与大队伍乘坐飞机前往广东,随后收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枚金牌,奠定了进入国家队的基础。进入国家队后,陈若琳在2006年的一次普通陆上训练时手部再次受伤。这一次,队友一直帮她洗澡、洗衣服、穿衣服,让幼小的陈若琳在国家队坚持了下来。由于是在北京受伤,陈若琳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手段。加上她的刻苦努力,很快就恢复了状态。

  陈若琳昨晚获得冠军后,她的启蒙教练于芬表示:“中国队员有身材瘦小的优势,所以水花效果比较好。我在奥运前3个月,曾在信中用伏明霞的赛前经验和心理训练方面指导陈若琳。获胜后的陈若琳马上就会进入女子跳水选手青春发育的困难期。如果能吸取伏明霞的经验,解决好发育期心理、生理、技术变化带来的问题,就能保持优势。但是,仅仅靠保持目前这套难度动作的优势,在下届奥运会上是难以保持优势。伏明霞复出后,在西班牙大学生运动会取得跳台跳板的双料冠军,她的经验是‘以跳板促跳台’。”

  华裔选手痛失奖牌

  昨晚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澳大利亚队的华裔选手梅利莎·吴本来有希望冲击奖牌,没想到在第四跳大失水准,只拿到24.75分。赛后,只获得第六名的梅利莎·吴靠在教练童辉的怀中伤心不已。

  在12日的双人比赛中,梅利莎·吴与对手科尔一起合作拿下银牌。昨晚的决赛里,梅利莎·吴在前三跳过后以226.70分排名第四,只要后面两条发挥稳定,完全有希望挤进前三名。她的第四个动作是207C,空中动作都还算正常,没想到落水时突然近乎侧身,激起了冲天的水花,只拿到了可怜的24.75分。

  赛后,泪眼朦胧的梅利莎·吴告诉晶报记者:“我当时有点紧张,也非常激动,所以入水动作没有控制好姿势。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比赛,所以经验还不足。”16岁的梅利莎·吴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比一些跳水选手要大,她们比我还年轻几个月呢。大家都说我有多年轻,但来到奥运赛场后我就长大了。很多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不仅有家人和朋友,还有体育心理学家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感谢他们。””

   梅利莎·吴1992年5月3日出生于悉尼,身高1米37,10岁时开始练习跳水,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公开赛10米跳台金牌,成为澳大利亚跳水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冠军。她还曾获得2007年世界锦标赛双人10米跳台银牌。目前,她已经成为纽贝里退役后澳大利亚跳水界的头号明星。12日的双人决赛,队友科尔在跳台上十分紧张。准备起跳前,梅利莎向队友科尔小声说了一句台词,“赐予你力量吧。” 这句动画片《非凡的公主希瑞》中的台词,让自己和队友紧张的神经得以舒缓,为澳大利亚获得了北京奥运会上第一枚跳水银牌,也是整个代表团的第一枚银牌。

   在赛后混合采访区,梅利莎介绍说她的父亲是一名缅甸华裔,母亲是一位澳大利亚人。她拥有一个中文名字——吴丽群。虽然梅利莎不会讲中文,也长着一头金发,但她有着东方人特有的坚韧不拔的个性与吃苦精神。为了备战北京奥运,梅丽莎在中国教练童辉和陈亨宁的带领下每周训练30小时以上。

  晶报奥运报道团北京专电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张小平摘中国第51金

视频集锦更多>>

  • ·中国女乒张怡宁/郭跃做客
  • ·中国女子链球铜牌 张文秀
  • ·蹦床美女帅哥何雯娜陆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