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一路领先,到8月20日为止,已达45块,超出上届奥运会13块。不论在今后几天的比赛中赛场风云怎样变幻,中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都值得赞扬。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应该怎样看金牌?
用世界的眼光看金牌。
用历史的眼光看金牌。100年前,当我们表达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的渴望时,我们企盼着金牌;76年前,当刘长春只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空手而归时,我们企盼着金牌。那时,我们对世界说多少“不要看重金牌”,都毫无意义,甚至会招人嘲笑。24年前,当许海峰一枪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时,我们举国欢腾。那一刻,激励了鼓舞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壮志豪情。而今,在奥运会大家庭,我们站在了新的方位上。这个时候,我们有理由对国人也对世界说,我们看重荣誉,同样重视参与。倘若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更多人理解奥运会的真谛,这同样有意义。
用今天的眼光看金牌。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和奖牌届届都有新突破,但决不等于已经成为体育强国。我们的许多竞赛项目同世界水平比,还有相当大差距。将我们的弱势项目变为强势项目,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特别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我们发展体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举办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重要的是,通过奥运会,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使更多人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我们为金牌奖牌欢呼,但我们决不会陶醉。北京奥运圣火点燃的不仅仅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伟大民族向着健身强国目标迈进的热情。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