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中国军团已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47块“金镶玉”。每一块沉甸甸的“金镶玉”,都用一根“祥云彩带”挂着。如果说,一枚枚金牌,见证了中国选手奋勇拼搏、可歌可泣的努力,那么一根根“祥云彩带”所讲述的,就是陪练们的故事。
提高训练强度
知道吗?中国女排的现任主帅陈忠和,当初就是球队的陪练。在中国军团中,陪练一般为男性,尤其在柔道、摔跤、跆拳道等对抗性很强的竞技类项目上,中国女队拥有一大批男陪练。
女子摔跤72公斤级冠军王娇,一路杀入决赛,最终夺冠。据介绍,平时训练时,王娇身边有三四个男陪练,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训练强度,提高了王娇的体能储备,决赛中能以“闪电战”击败对手。
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冠军佟文,曾经在训练中被男陪练摔得“不敢站起来”。为了给佟文制造困难,多个男陪练被要求“绝不能留情”。如此,佟文才在本届奥运会上,捍卫了中国女柔大级别的荣誉。
模拟实战对手
在中国乒乓球和羽毛球队中,有着不少“老牌陪练”。中国男乒取得团体冠军后,马琳回到休息室,第一件事就是把金牌送给陪了自己12年的好兄弟王建军。王建军因为自己的直拍打法,被指定模仿韩国选手柳承敏。
而在羽毛球比赛中,张宁卫冕女单冠军。总教练李永波赛后透露,张宁夺冠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我们安排了许多陪练员,有能跑的,有能扣的,还有网前技术特别好的,就是为了使她能适应各类对手。”
还有科技陪练
仲满赢得了奥运击剑金牌,在这枚金牌的背后,有着“智能机器人”的作用。
原来,在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场上,有一个智能击剑训练模拟靶。这是一个手里举剑的真人般大小的机器人。输入特别程序后,由教练控制,机器人就会按软件设定出剑移动,帮助选手训练。“机器陪练”的好处在于,可以自动记录选手出剑的位置、角度和力度。
北京奥运会后,击剑队的“机器陪练”就要“退休”了。据悉,一种更加先进的“声像分析机器人”,将为击剑队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陪练”。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