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进入尾声,我们在享受光荣与快乐的同时,也将面对一个现实——中国冲金项目逐渐减少,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始在优势项目上后程发力。作为观众,我们如何迎接“非中国时间登场”的心理挑战?
显然,自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国人的民族情怀一次又一次被健儿雄姿所感染、为辉煌成绩而骄傲,高度团结与凝聚的中华精神,以世界眼中的台上夺金、台下狂欢所呈现,奥运文化的中国元素,通过充满传统与现代色彩的开幕式体现,更融于庞大而热情的志愿者队伍、专业水准高超而更富个性的运动员表现,构成独特而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而北京奥运会的最后几天,我们也应向世界敞开博大开放的中国胸怀,不仅为中国运动员也为所有参赛运动员喝彩。虽然,在面对其他运动员夺金时,难免会有一丝失落和遗憾,这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在那些中国运动员参赛或缺席的奥运项目中,我们其实也在迈向更为广阔与多元的世界大同价值,寻求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包容成熟心态。
我相信,无论是百米飞人博尔特的创造历史,古巴小将罗伯斯加冕新栏王,阿根廷与尼日利亚的足球终极对决,乃至更多扣人心弦的奥运大战,都会让国人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追求之外,收获不分彼此、共同加油、攀登高峰的人类理想,分享体育运动所蕴藏的奋发向上、共同参与所包含的情感同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的主题鲜明勾勒出如下框架,国人将以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欢迎全世界运动员、游客高兴而来乘兴而去。大气与友好,不仅贯穿于赛场外的盛情款待、完善服务,也指向赛场内的英雄相惜、你我同心。正如罗伯斯期待给伤病中的刘翔一个温暖的拥抱,当中国观众为所有参赛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真诚助威、鼓劲加油时,我们也就还以世界拥抱的双臂。
在体育赛场上,人们可能超越世俗的语言、文化、国界之分,形成共享普适文明价值、挥洒心灵合拍激情的良好氛围。给他国运动员与本国运动员同等的人格尊重、精神支持,为胜负之外的拼搏过程倾情奉献、全程激励,在祝福了他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我,不也正是“赠人玫瑰,留有余香”的大爱表达?
奥运进入尾声,让我们为世界喝彩,为运动员们矫健身姿的最后冲刺,送上鲜花与掌声。 (作者系媒体资深评论员)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