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熊熊圣火昨天在鸟巢熄灭。
在自家门口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更承载了中国人的激情与梦想。作为本届奥运会参办城市,上海承担了奥运足球赛12场赛事。这让申城市民对奥运会更加关注、支持和理解。
申城不少市民说:奥运会让我们参与进来,体现主人翁精神和东道主风采;让我们生活丰富起来,近距离感悟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运动起来,体会运动对生命的深意。
许多市民说:“虽然奥运圣火已经熄灭,但奥运精神将在我们心中永远激荡!”
尽情享受奥运盛宴
“这些天,无论是上班时间和同事相处,还是下班时间跟家人一起,奥运都是我们说得最多的话题!”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上班的沈杰告诉记者,自奥运会开幕之后,午饭时间同事们都会溜到附近一家饭店“蹭”看奥运比赛,回到办公室仍不忘时时刷新网页查看最新比赛战况。
记者在南京路地铁站随机采访了30位上海市民,他们近期最关注的话题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奥运”。为了享受奥运,不少市民自言做出“疯狂举动”:市民胡志强用了15天年假,天天在家守候观看奥运会电视转播;市民罗伟和朋友连续三个周末包下一家宾馆豪华套房,共享精彩奥运。
到赛场观看奥运比赛,为运动员加油,是不少上海市民的心愿。8月10日,市民费女士带着孩子赶到水立方看跳水,第二天一早又飞回上海上班:“时间很紧,花费也高,但能在自己国家看奥运,怎么付出都值,同事们都很羡慕我!”
在奥足上海赛区举行的足球赛,上海市民更不能错过。12场比赛,上海体育场几乎座无虚席,球迷观众对参赛队伍给予很大热情。当球员进场时、奏完国歌时、球员替换下场时、打出精彩进攻时、攻入一球时,大家都会热烈鼓掌、欢呼,甚至掀起“人浪”,为双方球队加油。
“有屏幕的地方都在播放奥运赛事,播放奥运赛事就会吸引来往人群的目光。”记者近日在张杨路上太平洋数码广场看到,商家纷纷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奥运比赛。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员工自己关注比赛,另一方面播放奥运赛事更能吸引顾客,可谓“一举两得”。“奥运”成了不少商家吸引顾客的法宝,一些餐厅纷纷更换大屏幕电视:“如果就餐的市民无法同时看奥运,生意肯定要流失。”记者采访发现,自开赛以来,无论在电器超市卖场、饭店等商业机构,还是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播出奥运赛事的屏幕前总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
市民邱静告诉记者,8月12日下午中国男篮对阵西班牙队时,双方比分咬得很紧。当时她在地铁二号线的车厢里,朋友通过手机为她实时讲述战况,当时周围素不相识的乘客都围在旁边听,后来索性朋友说一句,她给大家“广播”一句,车厢里不时有人为中国队加油、鼓掌,“那种大家共同关注的氛围让我非常感动。”市民瞿先生每天乘坐929路公交车上下班,手中刊登奥运报道的报纸成了和邻座讨论的话题:“奥运这个共同话题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变得亲近起来。”
人人都是参与者
为了奥运会成功举办,不少上海市民更亲身参与到奥运中。
此次奥运会,在鸟巢开展服务的志愿者中,有80人来自上海。当初,招募志愿者消息一传出,就吸引了4727位报名者。根据奥运会办会传统,这些志愿者们需要自行承担从居住地到赛事举办地的往返交通费用、在赛事举办地的住宿费用和在工作期间以外的餐饮费用,但上海市民的参与热情依然十分高涨。
与此同时,奥运会上海赛区也从两万余热心报名者中甄选出1100余名志愿者和307名安检志愿者,他们在奥足赛区开展观众服务、安保交通、对外联络等多项服务。而8000余名城市志愿者则在全市各个大型交通枢纽“进站上车”,开展安全检查、防范宣传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如果把奥运志愿者比喻成同心圆,那么这个圆的最外圈就是普通上海市民。此次奥运会期间,不少市民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上海人民对奥运的热情。
尽管一些安保措施和管制不可避免地给市民生活带来影响,但市民群众对此大多表示理解和支持。8月10日晚,市民黄先生和妻子女儿一起前往上海体育场观赛,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黄先生不得不买了一把长柄伞为妻儿挡雨,由于长柄雨伞被列为禁止携带的物品之列,甚至不能通过初检口。黄先生告诉记者,几乎所有人都把伞放下,冒雨步行至检票口进入场馆:“配合安检工作,是我们市民应该做的。”
尽管有关部门在制定安保方案和管制措施时,采取多种人性化手段方便赛区周边居民,但不少居民主动放弃了便利。家住天钥桥路的市民黄先生虽办理了临时通行证,却一次也没用上,过去十几天时间,黄先生放弃自驾车出行:“管制区域周边少一辆车,交通就会稍好一些。”正是有了像黄先生这样的市民,上海体育场周边竟奇迹般地未发生长时间拥堵,共计40余万人次的观赛群众,半小时内即完成从赛场疏散。
奥运精神深入民心
申城“奥运热”持续,城市中随处可见“奥运元素”。
记者在新天地看到,原本普通的护栏换成了模拟各个运动项目的红色人形标志,绿树丛中牵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横幅;浦东新区的老式小区临沂新村,装点小区的画廊换上了居民们自己创作的奥运书画作品;长宁区杨家宅居民区和社区内的古北中学一起举办了喜迎奥运“趣味运动”夏令营……来沪旅游的一对美国姐妹告诉记者,她们在上海经历了奥运开幕式,也在上海体育场观看了足球比赛,上海市民对奥运的热情让她们印象十分深刻。
“奥运元素”也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之中。这几天,婚庆公司老板周素伦用泡沫塑料搭了一个直径一米的“鸟巢”,作为一场婚礼上的布景。据他介绍,不少新人都将“福娃”、“鸟巢”用作婚礼道具,奥运五环成了婚车车头的热门装饰。一些新人甚至拍摄婚纱照时模拟奥运比赛场景,他们表示:结婚和奥运都是大喜事,二者结合就是“喜上加喜”。
“奥运会来了,我的生活方式也悄悄改变了。”家住长寿路上一小区的陆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本来不爱运动,但在看完马拉松比赛的当晚,他就绕着小区外墙开始慢跑,累是累点,心中却十分快乐:“我会坚持运动。”他还感到这几天在小区里跑步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小区运动比赛也在策划中:“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对我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几位在北京赛场服务的上海志愿者和从北京观赛归来的市民告诉记者,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提供了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提升上海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争取在2010年为世界奉献一个同北京奥运会一样精彩的世博会。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