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深圳8月30日消息(记者郑柱子)奥运会的激情欢乐气氛还没有褪尽,深圳又迎来了残奥会圣火。深圳是这次残奥圣火“时代风采路线”的第一站,也是广东省的唯一一个传递城市。
本次火炬传递的起点设在莲花山顶广场,该广场上树立着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铜像,整个莲花山绿树成阴,生机盎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绿色奥运”的理念相吻合;从这里俯瞰深圳市中心区,现代化建筑尽收眼底。
早晨八点,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深圳站的点火仪式开始,刚刚获得北京奥运会20公里女子竞走第四名的深圳运动员刘虹传递了第一棒,她说:“我感觉特别荣幸能代表深圳运动员参加这个火炬接力,也祝福参加残奥会的深圳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
有70名火炬手参加深圳站的火炬传递,每名火炬手约传递50米,其中有十几名火炬手都是残疾人,还有一部分是从事残疾人事业的突出贡献人士。
莲花山顶传递了第一棒,然后由汽车运送火炬到“锦绣中华?民俗村内”传递。在民俗村,工作人员扎好了2008个风筝,象征着放飞梦想。各族演员用本民族特有的方式迎接火炬的到来,比如在彝寨,在路口设置了一个火盆,彝寨寨主将带领火炬手绕火盆一圈,然后再跨过火盆,这是彝族的一个习俗。在傣族表演区,演员向火炬手献上香包。献上香包习俗是傣族人象征和平友好的信物,代表着吉祥与幸福。火炬沿锦绣中华和民俗村绕行一周,56个民族的演员进行表演,象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
上午9:27分,残奥会火炬传递深圳站的最后一棒沈建平点燃了圣火盆。随后进行了文艺表演。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