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9月2日奥运专电 特写:残疾儿童用心感受残奥圣火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 王志 苏万明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在《感恩的心》的乐曲中,13岁的青岛盲童毛磊一双小手紧紧地握住残奥会火炬,火炬手、青岛市委副书记王文华俯下身子,尽可能让火炬更接近他。
9月2日上午,残奥会火炬在残奥帆赛举办城市青岛传递。青岛盲校13名小学生亲手触摸到了火炬。个子矮小,但很调皮的毛磊说:“这个火炬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我没想到它下面有分叉。回到学校,我要马上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青岛有40万残疾人,涉及全市五分之一的家庭。为了让残疾人充分参与残奥火炬接力活动,青岛市专门安排象征着第13届残奥会的13名盲童,在火炬传递过程中触摸火炬,感受心中的圣火。
读小学四年级的毛磊,令人羡慕地成为幸运者之一,这也让他非常意外。“这是想不到的事。火炬在电视上才能看到,今天要亲手摸一摸,太不可思议了。”火炬到来之前,毛磊对即将来到的时刻充满了好奇。
火炬接力起跑一小时后,火炬手、歌星伊能静手擎火炬跑到孩子们中间。13名戴着红领巾的盲童手挽着手,组成一个心形。伊能静和王文华交接后,王文华俯下身子,让孩子们一一触摸火炬。此时,由盲校老师张丽弹奏钢琴伴奏,盲童合唱队合唱的《感恩的心》在海边回响,20名聋哑孩子则用他们会说话的双手尽情地演唱着……
残奥火炬的到来,给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带来了快乐。“火炬代表着吉祥,代表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今天能见到它,真是想都没想到。”青岛盲校六年级学生刘玉一略显沉默,说起话来,头就会不自觉地低下去,但说到刚刚摸过的火炬,他的脸上立即浮起无法掩饰的笑容。
“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献出了一片鸀阴/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散发着全部芬芳……”残奥会圣火采集者、青岛聋哑姑娘姜馨田的手语诗朗诵《我的梦》,表达了残疾人的心声。采自天坛的太阳之火,给残疾儿童带来了温暖,也给予了他们追寻梦想的力量。
毛磊说:“摸到火炬的时候,我感觉到有一团火在燃烧。我们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自由地蹦蹦跳跳,但我们能努力地像他们一样有出息。”(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