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斌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钟清摄
三晋印记 ※1996年,亚特兰大第10届残疾人奥运会,门润明获得盲人柔道90公斤级银牌。
※2000年,悉尼第11届残疾人奥运会,门润明获得盲人柔道90公斤级铜牌。
※2004年,雅典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王云峰在盲人柔道73公斤级比赛中摘得金牌;门润明再获盲人柔道90公斤级银牌;张应斌则在田径男子F55级标枪比赛中获得铜牌。
运城市万荣县的张应斌,在他37年的人生中有15个年头参加残疾人体育训练和比赛,2004年的雅典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他摘得了雅典残奥会的标枪铜牌。
9月9日,他将代表中国参加田径项目男子F55级标枪项目的比赛,向世界展示山西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其实,最初张应斌参加体育锻炼只是为了战胜病魔,好让自己从轮椅上站起来。
1990年,张应斌因意外导致脊椎严重受伤,双腿失去知觉。20多岁的张应斌不甘心终身在轮椅上生活,只要有一点康复的希望他就全力以赴。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告诉他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恢复,于是他便开始锻炼身体。医生、护士甚至连病友都成了他的陪练,一有时间他就找人和他练乒乓球、羽毛球,没人陪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锻炼臂力。一边治疗,一边锻炼,5年后,张应斌虽然没能从轮椅上站起来,但是他的上肢却练得健康有力。在医院举办的运动会上,他还取得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铅球四个冠军。
1996年,张应斌毛遂自荐代表我省参加第4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最终取得铁饼、铅球铜牌和乒乓球第六名的好成绩,他的运动员生涯也从此正式开始。没有比赛时,张应斌是运城南风集团的化验员,要参加比赛他就到体育队集训。他训练的主要项目是标枪、铁饼和铅球。每一次投掷练习,对于张应斌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他的下肢没有知觉,为了防止身体侧翻,他要用特制的“投掷椅”——一把宽大带有靠背的木椅。每次训练前,他都要先把双腿绑在椅子上,一组标枪投出去,别人帮他捡回来,然后接着投。就这样,每次训练都要三个小时,一天下来,臀部、腿部被磨破变得又红又肿。教练常常含着泪给他“松绑”,然后把他从“投掷椅”上抱回轮椅。
7月里天气炎热,健全人在操场上站一会儿都会大汗淋漓,而张应斌在操场上一呆就是三个小时。由于上厕所太耗费时间,张应斌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就只能少喝水,他的嘴唇几乎一直是干裂的,一说话嘴角就裂开了口子。
从1996年开始,他就这样坚持不懈地苦练着。付出自有回报,至今他已经获得了国内、国际大赛奖牌30多枚。
为了备战残奥会,从去年12月张应斌就在南京参加残奥会集训,春节也没回来,7月25日,奥运会火炬传递时的张应斌作为运城市的火炬传递手,才回家见到了久别的妻子和孩子。“这次残奥会在北京召开,我早就憋了一股劲要在家门口拿好成绩。”张应斌说。
本报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