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素质,注意素质!”这句《疯狂的石头》里的台词是2006年的流行词,素质、修养、文明,这不仅是我们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我们举办奥运会做好东道主的衡量标尺。回顾2007年,国人在素质方面有什么变化呢?
11号排队日
北京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在每个月的11日,有很多志愿者(志愿者博客,志愿者新闻,志愿者说吧)分布在北京的公共场所,引导提醒市民自觉排队,同时向全社会倡议自觉排队、讲究秩序。
排队日,这对北京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来说,确实是有好处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真实经历:面对进站的公交车,大家会一窝蜂争先恐后地拼命往上挤,生动演绎“别挤啦”的MTV。上地铁时倒不是一窝蜂了,而是呈两侧包围状,等门一开,不管下车的旅客是否下完,便如“鲤鱼挤车门”般滑进车厢内;甚至出现了某位女士对下车乘客喊出“先上后下,不知道吗?”的经典语句。去银行倒是可以拿号,但银行的排队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是“谈队色变”的;对于部分没有排号机的银行,加塞现象还是会经常出现。
有些队必须排,比如逛超市交款、比如买早点等待……如果哪一天取消了“11排队日”,天天都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那就幸福了。这样的日子有多远?让我们也先排着队,坚持等下去吧!
关键词:坚持、坚持、再坚持!
2007年11月11日是北京市第十个“排队推动日”,全市在公交、地铁、医院、商场、公园、赛场和大中小学等场所,开展了有序排队。 发放文明手册 |
礼让行车
北京车多,自然事儿就多。一次跟好多出租车、老司机开座谈会,司机们总结出一条――北京的堵车80%以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除了新手磨合和其它一些路况外,太多的行人乱“窜”,开车不礼让、不避让行人、抢道、甚至抢红灯,都是造成堵车的原因。
对于所有的北京老百姓来说,每个人都是交通执行者,每个人都应为北京交通畅通做出自己的贡献。市民对于便捷的交通要有正确的认识,每个发展中的大城市都会面对堵车这样一个问题。按照北京目前的机动车人均拥有量,北京还没有进入汽车社会,这意味着北京的机动车将会更多。所以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堵车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出行方式和路线,在行车过程中彼此礼让、互相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面对即将来临的奥运会,就更需要广大市民地积极配合了。如果我们再能在这方面做得好一些,不仅对奥运会是个福音,对奥运会后北京的交通也是十分利好的事情。
关键词:礼让+配合=畅通的保障
[1] [2]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