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出征奥运,填补了中国缺席这一体育盛事的空白。
严冬里的大连,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暖意十足,这里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乡。
采访团经过多方辗转联系,终于找到了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了解到这位传奇人物不为众人所知的传奇故事。
昨天,在大连高尔基路的一家咖啡厅里,63岁的刘鸿图就着浓郁的咖啡香味,与本报记者聊起了父亲刘长春的奥运故事。
刘鸿图出世时,距离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已经相隔十多年,所以对于父亲的辉煌历史,刘鸿图小时候并不是很了解。
“父亲很少和我们提起他的往事,我们也根本不知道他参加过奥运会。因为父亲经常去北京开会,印象中我也仅仅知道父亲在体育圈里比较有名气吧。”直到1983年父亲去世后,刘鸿图在整理父亲手记的过程中,才对父亲的辉煌往事有了了解,得知父亲曾取得的最好的百米成绩可以排进世界前十。
从小练就一双“兔子腿” 1909年,刘长春出生在大连农村一个贫苦家庭,10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城里做鞋糊口,刘长春的童年是跟着爷爷一起过的。由于平时被管得少,小时候的刘长春自由自在,每天上山放羊,一个人跑来跑去,久而久之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后来,父亲把刘长春接到城里读书,由于住的地方离学校有10多里路,“那会儿父亲上学几乎是跑着去的,一阵狂跑,跑累了,就走一会儿,然后再跑,这和我们现在训练中的变速跑很相似。”刘鸿图说,父亲在14岁的时候,100米就已经跑到了11.8秒,在大连的一些中小学生比赛中,那些年纪大的学生也跑不赢父亲,所以当时人们就给父亲起了一个外号叫“兔子腿”。
跑赢日本人获张学良嘉奖 1926年,17岁的刘长春已经成家,后来经人推荐,东北大学邀请他去读书,但当时已经有了孩子的刘长春需要养家糊口,妻子也不愿意他再回到学校读书。“那会我的母亲是极力反对父亲去读书,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撒了个谎,说是去舅舅那里打工。但实际上父亲没有去他舅舅那里,而是直接去了沈阳。”刘鸿图说。
在东北大学,刘长春的成绩突飞猛进,在1929年春天的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一人独得100米、200米和400米的冠军。在这一年的秋天,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又组织了一次中日德田径对抗赛,当时参加这项赛事的日本和德国运动员,都是刚刚参加完第9届奥运会的选手,代表中国参赛的都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在这项赛事上,刘长春获得了100米和200米的亚军。“父亲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在这两项比赛中他都战胜了日本选手,获得冠军的是德国选手。所以张学良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当时就决定,每个月给父亲30块大洋的奖学金。”
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参赛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刘长春参加了这一届奥运会,但他此前却差点无缘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往北平,刘长春回到大连的家中。刚回大连,日本警察就盯上了刘长春。“当时父亲就觉得不对劲,马上让母亲借了70块大洋,当晚乘船到了北平。”
果然,日本代表伪“满洲国”发表独立宣言,并且在其控制下的报纸上发文称,刘长春和于希渭将代表伪“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日本国内的报纸也刊登了这个消息。
刘鸿图说,父亲对日本人的这种做法感到十分气愤,马上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伪报所传,纯属虚构谎言。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1932年7月29日,经历了21天的海上漂行后,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等人抵达了洛杉矶。7月30日下午,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式在洛杉矶体育场举行,刘长春高举国旗,一行六人与其他各国选手站在一起,尽管在人数上有些难堪,但毕竟是中国奥运零的突破。
1932年7月31日下午,尽管刘长春还没有来得及找回从海洋到陆地的感觉,就不得不站在了洛杉矶体育场200米预赛的跑道上。发令枪一响,刘长春便冲在最前面,前面50米一路领先,可是在70米被人追平,80米被人超过,终点时排列第五名。原来,刘长春在海上漂了21天又没有很好地进行恢复性训练,这种情况下,在前50米能跑在前面已经相当不容易。
1983年3月25日,刘长春突发疾病去世,享年74岁。“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父亲,那就是——他是一个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中国体育事业的人,他在大学里从事着体育教育工作,还出任过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一职。”刘鸿图说,8月的北京,将是父亲圆梦的时刻。
文/本报特派记者:史勇、张顺亭、陈翔、张丽娟、卢迎新市民记者:王伟、袁斌、蔡绿妍、张海楠特邀体育明星:孔国贤沈阳报道 图/本报特派记者:顾展旭
(责任编辑:老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