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火炬接力 > 境外接力 > 巴黎 > 巴黎体育奥运

资料:2012年奥运会为什么是伦敦不是巴黎?

  新华社2005年7月文章 为什么是伦敦,而不是巴黎?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归属时,相信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早前,无论从舆论倾向、国际奥委会评估报告,还是巴黎已是近20年来第三次申办的事实来看,巴黎都该是顺理成章的胜利者。

  不过,从四轮选举中,伦敦得票始终是压着巴黎来看,巴黎这个大热门确实有点水,闷骚的伦敦也绝对不是什么黑马爆冷。那么,到底伦敦胜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招识审时】你骄傲我猛攻

  巴黎失利后,法国奥委会主席塞朗杜尔称,他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在倒数第二轮马德里被淘汰后,支持马德里的票数没有大幅流向巴黎。因为法国和西班牙同为拉丁语系国家,应该属于“同盟”,但事实是有相当数量的马德里选票投给了伦敦,这直接导致最后一轮巴黎的失利。

  巴黎事先竟对“盟友”“叛变”毫无察觉,这只能是轻敌所致。并且,在四轮投票中,被视为最大热门的巴黎居然每轮都被伦敦压着,说明包括法国人在内的大部分人,对形势的判断发生了偏差。

  另一方面,在新任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的领导下,伦敦在后期攻势很猛,至投票前夕与巴黎的差距明显缩小了。申奥也如逆水行舟,巴黎不进则退,伦敦却利用最后冲刺见效。

  【第二招勤外交】布莱尔压过希拉克

  路透和法新社,都把伦敦申奥成功视为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个人胜利。布莱尔在投票前三天飞赴新加坡,为伦敦获胜而足足忙碌了两天已不是秘密。路透社称他“不分昼夜”地面见国际奥委会委员,4票的优势证明他的努力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国际奥委会委员、意大利人钦宽塔说:“布莱尔是天才,除了英联邦国家,他还赢得了意大利、拉丁国家和亚洲国家的选票。”

  就连纽约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国际奥委会委员奇特夫尔特利克,也承认布莱尔所起的关键作用:“布莱尔这张牌很有效,他在新加坡不停地与委员们会面、写信、打电话,他是伦敦的制胜法宝。”

  法新社则说,布莱尔十分善于运用自己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亲密关系,他说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对该国的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施压,其中欧洲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EOC)的主席佩斯坎特本是巴黎的支持者,由于他与贝卢斯科尼的关系而并没有投票给巴黎。

  相较之下,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外交”工作显然不到位。他虽然在投票前一天赶赴新加坡,并参与了巴黎的陈述,但同布莱尔相比就不够积极。

  爱尔兰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希克说:“如果布莱尔不来,我想伦敦就会失去6至8票,那结局就会完全不同了。最后一轮的4票完全要归功于他。而希拉克,他来得太晚了。”

  【第三招懂陈述】会做还得会说

  需要特别指出,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候选城市的了解基本上只有两个渠道———评估报告和申奥陈述。相较于繁复冗长的报告,反而是一次清晰有力的陈述,更能给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报告更认可巴黎,可但凡听了陈述的观众都会承认,如果不看评估报告,伦敦显然要比巴黎更具说服力。安妮公主、伦敦市长、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以及运动员等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段阐述,相较于巴黎的平铺直叙,别致而脉络清晰,且文采斐然。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林贝格就表示自己被巴斯蒂安·科声情并茂的陈述所折服。欧洲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佩斯坎特也说:“有十分之一的选票因为他的陈述而流动,我想这都是科的功劳。”

  国际奥委会委员海伯格在谈到伦敦击败巴黎的原因时说,很多被伦敦陈述打动的委员,是“用心而不是用脑”去投的票。

  【第四招巧拉票】细节的力量

  国际奥委会规定申办城市不能拉票,在投票前也严格限制各种宣传公关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代表团不能做“自选动作”,在遵守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外交”活动也是客观存在。

  毫无疑问,伦敦在这一点上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巴黎可能因为自视领先而漠然置之。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透露,投票前就有消息说,前面几轮被淘汰城市的选票,有不少被伦敦争取去了。

  法国媒体一直在暗示,英国采取了违规手段。而希拉克尽管对伦敦说出了“祝贺”的话,但他又感谢巴黎申奥团“一贯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似乎在影射对手什么。

  总的来说,仅就硬件而言,按照国际奥委会评估报告,公认巴黎强于伦敦。但申奥远非仅凭硬指标能够决胜负,这也是共识。有的时候,胜利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

  积跬步而致千里。伦敦笑到了最后。于是,巴黎第三次哭了。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discover)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