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中山先生与澳门镜湖医院同事们的合影 |
| |
何厚铧在澳门向孙中山铜像先生敬献花篮(图自中新社) |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83周年之际,澳门特区民众纷纷来到当地的孙中山纪念馆,瞻仰这位伟人在这个狭小半岛城市留下的光辉足迹。
尽管孙中山先生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但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80年代,年仅12岁的孙中山就随母亲离开老家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来到相距仅37公里的澳门,并由此处乘船前往美国留学。
济世濠江
现在到镜湖医院求医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医院大楼前屹立着高达3米的孙中山铜像,这个塑像不同于一般的总理或大元帅形象,而是一个身着医生长袍、胸挂西医诊症听筒的年轻医生形象。这个塑像正是医院为纪念这位伟人在此留下的济世印记而建。
镜湖医院始创于清代同治十年,由当地华人创办与管理,最初的办院宗旨是“增医施药、为民解困、兴学育才”,早期主要以中医中药服务为主,是一所简陋的庙堂式医院。当满怀志向的孙中山来到这所医院后,不但为医院创办了西医门诊,而且凭借精明的医术,义务服务当地民众,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的举动为“悬壶济世,贫苦受益”。
当时镜湖医院没有西药,孙中山先生想出“自愿赠医”、“药局赠药”的办法,由他向镜湖医院借款白银1400两,开办中西药局。孙中山赠诊后,由这个药局赠西药给病人。
孙中山当时在镜湖医院行医,尤以割症(开刀手术)和助产闻名。不仅华人,就连许多西方人也找他诊病,这也招致一些葡萄牙籍医生的忌妒。当时澳门规定,有葡萄牙医科大学毕业文凭才能领到澳门行医的西医执照。一些葡籍医生抓住这点告状,孙中山也就被当时的殖民政府勒令停止行医,只能回到广州。但他在镜湖创立的中西药局仍维持营业多年,并成为革命党人在澳门活动的据点之一。
如今的镜湖医院已成为一所设备齐全的大型综合医院,病床400多张,日均为上千名居民接诊。
“天下为公”
1894年后,孙中山离开澳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而此后的澳门也成了他和革命党同志活动、避难和往来的重要地点。
孙中山1895年流亡国外,到1911年武昌起义后才得以回国。这16年间,除了几次国内起义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海外为革命奔走,很难与家人团聚,而此时相对平静的澳门就成了他与家人团聚的地方。
澳门文第士街的孙中山纪念馆前身是他的故居,这栋三层高的西洋建筑由孙中山胞兄1918年兴建。整栋建筑典雅庄严,外绕以短墙,左侧辟一小花园。如今,里面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全身铜像,背后的石板刻有“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孙中山先生在澳门留下的足迹不仅仅是上述两个地方,澳门的卢廉若公园与议事庭前地等名胜也都曾见证过他的行医和革命足迹。正如一位在澳门工作多年的资深记者所说,孙中山为澳门烙上了辉煌印记。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