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这个季节,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至少,在最近发生的西藏事件及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中,笔者再次发现了西方某些媒体的“偏见”。以分裂中华为背景的西藏打砸抢事件,竟被西方某些媒体美化为所谓追求“自由”与“人权”的“民主”运动,中国政府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做法竟被其丑化。
西方某些媒体看待中国为什么往往戴着有色眼镜?为什么丧失基本的新闻真实性立场?国人难免对此种立场与行为感到愤慨,也的确有充分的道义理由为此感到愤慨。但是,以理性来分析,这种“偏见”,根源于中西之间在国家经济利益尤其是战略利益上的冲突。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诚哉斯言!这个新世纪,以至于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运动的中心课题不是别的,而是以中国为轴心的东方的兴起,也是一个古老文明的伟大复兴。
这一点,列宁在上个世纪初对此曾有预言。而从历史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往往意味着早先一个或几个强盛国家的相对衰落,进而是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划分。因此,中西之争,表层是所谓文化之争,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之争,而深层却是经济利益之争,是国家命运之争,是世界经济政治的主导权之争。所以,这次西方某些媒体利用其信息优势作不实报道,误导其国民,目的不仅在夺取道德高地,而且在根本上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利益之争。
这种无端的挑衅,引发了中国人相当程度的反击。例如,国内许多网站上发表了大量的反击性言论,更有海外爱国华人做出了有组织性的抗议。对此,某些西方人可能又要惊讶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勃发了。因为,在西方某些人看来,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已不合时宜。但是,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举动,正在教育着某些西方人:全球化时代,理性的民族主义并未过时。事实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成熟,随着国家意识的成熟,中国理性的民族主义也日益成熟起来。
西方某些媒体对东方的偏见,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它让我们懂得:理性的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之源,而自尊是走向自立、自强的第一步;以及全球化时代理性的民族主义仍未过时……(路程)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