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解读评论

美国《侨报》:救灾中北京奥运将更加从容(图)

5月28日,亚洲协会第十八届企业年会在天津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同样有决心有信心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 中新社发 田齐 摄
5月28日,亚洲协会第十八届企业年会在天津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同样有决心有信心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 中新社发 田齐 摄

  中新网6月2日电 美国《侨报》发表社论说,对世界而言,不必等到奥运,在抗灾这一场全面战役中,中国的实力已不证自明,中国人的风采已经充分显现。我们可以预料,在救灾中,中国所展现的透明与开放,效率与能量,将会移植到奥运之中。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勇气与决心,素质与品格,也将在北京向世界显现。

  社论摘录如下:

  中国人期盼百年的奥运之年,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这是不幸的巧合,甚至有人因此建议取消圣火传递。

而救灾中要办好奥运并非易事。早在今年“两会”,中国总理温家宝即慨叹今年为“最困难的一年”,“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地震使年初已遭雪灾肆虐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很可能推升通胀,减缓增长,灾后重建更是任重道远。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称,北京奥运的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需把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化为迎接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动力,支援抗震救灾与筹备奥运“两手抓,两不误”。提出这救灾、奥运“两手抓,两不误”方针,折射中国高层的智慧和勇气——在具有普世影响的自然灾害、体育盛事前,化解危机,抓住契机,这是中国战胜挑战,融入世界的又一机会之窗。

  当圣火传递在3天哀悼日后继续,当“祝福圣火,祈福汶川”、“激情燃烧迎圣火,万众一心抗震灾”等标语牌映入眼帘,当越来越多的救灾勇士出现在圣火接力阵容中,当震后西方媒体的同情和赞赏取代了对北京办奥运的批评之声,中国民众看待北京奥运的心态正悄然调整。

  细数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的6年多时间,中国官方和民众一直渴望把奥运装点为大秀风采、展示发展成果的窗口。3月的西藏事件、4月的圣火境外传递干扰下,这样的渴望更转化为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热潮。而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民众看奥运正日趋理性——圣火传递并非仅仅庆典,而是和平、希望、慰藉死难同胞的象征;奥运与救灾,既是目的,也是推进中西文明交汇的媒介,它需要热情,更需要自信、耐心。

  与此同时,西方看待震灾后的奥运中国,心态也在改变。常被贴上“不人权”、“不民主”、“不效率”标签的中国政府,竟能如此关爱生命,为民负责,危机处理反应迅速、信息透明;这个不同意识形态的“红色”国度,竟有与西方价值观如此吻合的人文关怀……深入灾区采访后,素以客观公正自诩的西方媒体吃惊不已: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内蕴和张力,他们了解多少?奥运筹备、圣火传递、举办的每一个细节,怎样才能找寻到真实的归属大背景?

  对世界而言,不必等到奥运,在抗灾这一场全面战役中,中国的实力已不证自明,中国人的风采已经充分显现。我们可以预料,在救灾中,中国所展现的透明与开放,效率与能量,将会移植到奥运之中。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勇气与决心,素质与品格,也将在北京向世界显现。

  随着震后世界对人类自然灾害的同情一天天过去,各种反对势力利用奥运舞台的发难可能卷土重来,对中国的批评质疑之声还会再起。只要西方不纠正其带有排他性的强权文明观,文明间的碰撞、矛盾就不可避免。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磨难的中国人,最大的收获是自信,对这些风波的应对,也会更为从容,更开放。

  黎巴嫩的文坛骄子纪伯伦曾说过,“你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文明的本质只在于包容共生。中国与西方在汶川地震后对北京奥运的心态调整,并不意味着中西文明从此包容共生、交汇无阻。但文明间的交汇,还是在细细碎碎地展开。当不同文明的民众共同面对具有普世影响力的自然灾害、体育盛事,这样的文明交汇就更为明显。

  现代奥运创始人,法国的顾拜旦曾说,“奥运的目的是把运动作为人类和睦的手段,推动建立和平的社会”。从此意义上说,当中华文明以开放、平等、负责的心态,展开震后救灾,提供公正透明的信息,这本身即是和平、包容之奥运精神的体现,与主办奥运会相得益彰。在巨大灾难中迎来奥运,的确不平凡,但中国人有理由坚信,站在文明交汇的高度,中国历经救灾、奥运磨砺后,必将“更高、更快、更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世界也将由此而收获中国人的热情与贡献。

(责任编辑:老满)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