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玥廷)随着“好运北京”2008年奥运会马拉松资格赛昨日在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落幕,时历一年的“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全部落下帷幕。
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和北京的申办承诺,在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前,在赛时正式使用的各场馆都要举办一体育赛事,对场馆设施、技术系统、计划方案、运行规范和保障能力等进行测试和检验。
2007年7月1 日“好运北京”2007 国际女子足球邀请赛在秦皇岛、沈阳市的奥运场馆内进行,拉开测试赛战幕。
至今,马术、赛艇、体操、篮球、跳水、游泳、田径等奥运会项目及部分非奥运会项目均成功举行“好运北京”测试赛,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各比赛场馆进行了赛时检测。北京奥组委曾在2007年8月8 日至24 日组织第一次综合赛事,包括皮划艇激流、棒球、沙滩排球、公路自行车、射箭和帆船等项目。2008年4月组织包括马拉松、竞走、排球、篮球、花样游泳和击剑在内的第二次综合赛事。与“好运北京”测试赛同步,本报从去年7月起特派记者持续在北京等地参与现场报道,及时提供最新赛况,也提前与读者分享了在“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亲身感受。
该系列测试赛结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各方面的筹备工作进入临战状态。
(责任编辑:魏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