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经济 > 分析评论

唱响百年的奥运三步曲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有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有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这是一百年前——1908年8月间,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及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罗伯逊等在天津倡导、宣传、推介奥林匹克运动发出的呼唤。

岁月荏苒,百年后的新中国终于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了,人们无不缅怀他——张伯苓。

  我们终于迎来了奥运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高大魁梧的壮汉——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龙,其相貌活脱脱地是爷爷张伯苓的“克隆”,他向我们兴奋地谈了中国终于迎来“奥运”。

  “一百年前,我爷爷竭尽心力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百年来中国人前赴后继地奋斗,这个梦今年终于圆了。”2008年北京奥运被冠以人文奥运,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强调的是人通过自身锻炼、自身参与,来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对于生命的追求。“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这一切,正是我爷爷张伯苓当年矢志追求的目标与境界。

  这些年来我们年年植树,总“绿”不起来,成功申办奥运会却让北京一下子“绿”多了。

  爷爷伯苓先生几十年前的梦想,今天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想他老人家会从天上俯瞰中国大地上的这次盛会,他将无限羡慕我们今天的中国。

  让奥运精神在中国升华

  张伯苓幼年时曾体弱多病,是体育锻炼和重视习武让他变得健康强壮;就读北洋水师学堂时,他较早地接触西方体育,跳远、跳高、爬杆等无所不精,是闻名全校的爬杆冠军;从军时,他亲眼目睹了英国士兵身体强健和中国士兵体质羸弱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在美国考察教育时,他发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工厂做工时,竟然身体和工作效率都比不上外国人。所有这些,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必须有强健的国民”。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张伯苓带着这样的感悟踏上了漫漫办学之路。随着南开学校的创立、发展和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同时,体育教育也成了他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历史上南开之所以成为名校,一半得益于南开的教学与设备,一半得益于南开的体育。南开训练学生的方针归结于以下两条:第一是锻炼学生要有强健的体魄。第二是培养学生要有浓厚的国家观念即爱国主义思想理念。张伯苓校长认为此二者兼具方可救国救民,复兴御侮。

  南开及张伯苓后代的薪火传承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南开“五虎”之称的篮球队曾誉满全国,威震远东。而南开“五虎”的指导教师,正是曾于1947年至1958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达十年之久的董守义。新中国成立后,董守义积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展,并一直为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董守义一生献身于体育,被誉为“中国篮球运动之父”。

  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前一年,一位意气风发的中年人走进国际奥委会,他就是在2000年9月14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上当选为委员的于再清,成为继何振梁之后的又一名进入国际奥委会高层领导机构的中国体育官员。而于再清也是毕业于南开大学日语系的校友。

  2001年7月13日晚,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位耄耋老人、南开大学教授张长江兴奋不已,这位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全国体育文史资料编委会委员、一生从事体育教学的长者与风华正茂的南开学子共同欢庆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

  学习心理学出身的张伯苓大孙女张媛美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体育学院任教。她把这份工作当作是祖父张伯苓当年倡行体育精神和实践在新时代的延续,一干就是一辈子,成为新中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张媛美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悉心钻研,大胆尝试,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之路,并在1985年获得了国家体委特奖,荣膺“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的光荣称号。

  张媛庆是张伯苓的孙女中最出色的一位,她为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把郎平带上排球之路的第一位教练。当年她一眼就看中了郎平身上的优秀球员潜质。她不甘心放弃刚入校就因病无法正常训练的郎平,四处寻找治疗方法,并根据郎平的病情重新制定训练方案。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郎平很快病愈并逐渐在训练比赛中展现出了过人的运动天赋,使郎平在16岁时被国家队相中直至成为世界著名运动员并长期奋斗在体育工作第一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6-06第11版)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