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内火炬传递 > 天水市火炬传递 > 精彩图片

甘肃省天水市当地美食

天水呱呱
天水呱呱

  清水扁食

  在地处天水市东北的清水县城,扁食作为当地居民早餐中最受青睐的小吃,其选料考究,烹饪过程复杂,入口滑爽,风味独特,在全国其他地方早餐中绝无仅有。

  清水扁食又因清水居民中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较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汉族的荤扁食和回族的素扁食两种。汉族荤扁食的烹制分炒、包、煮、调四个过程,炒指的是炒大肉(猪肉)臊子。取上好的五花肉,起一厘米薄厚的长条,一刀一刀切成肉丁,配以盐、醋、酱油、料酒等各种调料腌制片刻,再用慢火炒制,火候要掌握得不大不小,大则糊,小则无色;包扁食是先将机压或手擀的面切成大小合适的梯形面片(饭店中多是压面机压制的面片),放一沓面片在手掌上,抓少许韭菜末,一折、一挑、一弯、一捏,变魔术般包成了耳朵状的扁食;煮扁食也很讲究,要煮的恰到好处,一般滚过两水便可出锅;调指的是将盛在碗里的扁食浇上精心炒制的大肉臊子,放些许葱花,调上油泼辣子、醋、盐,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清水荤扁食便呈现在你的面前。

与荤扁食相比,回族素扁食讲究清淡味鲜,其烹制是用芹菜、萝卜、豆腐、韭菜等为馅,捞在碗里配以豆芽、菠菜等,浇上一勺纯胡麻油,调上辣椒、醋、盐即可食用。清水县东部的山门、秦亭等乡镇盛产大麻,当地群众用麻籽仁和豆腐为馅所作的麻腐扁食尤为清水扁食中的珍品。

  “扁食”与“遍食”谐音,是人们寄希望生活更加美好,遍食天水美食之意,因此,逢年过节吃扁食已成为清水人民的传统美食。

  秦安麻腐馍

  馅料用麻子磨制而成,以五香粉、食盐、葱花等佐料拌入并适当加入猪油,用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做包皮。成品馍洁白松软,香味独特。

  甘谷酥圈圈

  足以精细白面、上等胡麻油配以香料等精工细作,并用适宜的火候在上下都有炭火的一种称鏊的平底锅内烙烤而成。它具有色泽金黄、香酥可口、油而不腻之特点,还具有耐存耐放之长处,即使在炎夏,存放月余也是只干不馊,常被人们捎给省内外的亲朋好友。据传酥圈圈是满清时由城关蒋家庄一姓李的厨师创制成的。

  天水杂烩

  把鸡蛋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取鲜五花肉剁碎,放入盐 、粉面、花椒后拌匀,加在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上笼蒸熟,切成条形,便做成夹板肉。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丸子,浇上鸡汤、撒上葱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天水里脊

  用鲜五花肉,切成小块,与粉面、蛋清搅拌和匀,再在植物油中炸。炸熟炸干后捞出,配以木耳、玉兰片、红绿辣椒等,浇上勾好的芡汁即成。一般流行有酸辣里脊和糖醋里脊两种。特点是色泽清亮,有半透明感,吃起来酥脆鲜美,油而不腻。

  天水麻食

  用麦粉和成软面团,每次掐一小点,用大拇 指搓片后卷成一个个小海螺状,在开水中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调入佐料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味、滑爽、易消化。还可做成炒麻食、烩麻食等。

  用玉米等杂粮做成。先将水烧开,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撒入开水中,边撒边搅,用温火熬煮,待结成团状即成馓饭,吃时配以天水风味小菜,清香可口。

  如果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调入油泼辣子、盐等佐料,再把馓饭放在碗中,用筷子夹成小块,浸泡入味,这种吃法又叫天水搅团。清汤臊子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浆水、素菜、荤菜等,为天水城乡调剂饮食的家常便饭。

  天水鸡丝馄饨

  天水的鸡丝馄饨有四大特点:一是颜色亮。当一碗正宗的天水鸡丝馄饨端到你面前时,搭眼一看,红、黄、绿、白四种颜色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仔细一瞅,红:浅红色的鸡肉,鲜红色的辣椒油;黄:浅黄色的鸡蛋;绿:鲜绿的香菜,大葱,深绿色的海带、榨菜,另外,再加上用白面包成的小馄饨,让你的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二是香味浓。鸡丝馄饨香就香在鸡汤上,鸡汤的香味和香菜的香味,辣椒和大葱的辣味以及海带、榨菜、盐、醋的味道综合在一起,就显得鸡汤的香味特别浓。浓浓的香味让人用语言无法来形容,它让人胃口大开,垂涎三尺。三是做工细。天水馄饨包得大小合口;鸡肉都是撕成丝;鸡蛋都是摊成饼,切成和海带一样长约二、三寸细细的丝;香菜、葱都是切成小末;榨菜都是切成小丁形,让菜便于入味,让人便于入口。四是营养好。一碗鸡丝馄饨别看数量不多,但在营养方面,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体正常活动需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有了,既照顾了北方人受吃面食的习惯,又适合南方人爱吃菜的口味;既有兰州牛肉面经济实惠的特点,又有岐山臊子面香气扑鼻,营养好的长处。

  清真碎面

  清真碎面的做法与其它面条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把面擀开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擀得又薄又匀,切得又细又匀,切成的菱形小片长约 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码在盘中。也有人不称碎面,而形象地称为“雀(天水人读雀为qiao)舌头”。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进饭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来,再配入切成丁、粒与细条形的海带、榨菜、鸡蛋饼和虾皮等,烩煮成香味浓郁的臊子。食时,在煮好的碎面上浇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莱,调上醋、盐、油泼辣子,味精等,香气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其形以细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汤匙。

  张川羊羔肉

  张川羊羔肉主产于关山林区,肉嫩味纯,色泽鲜艳,尤以小尾寒羊为最。以羊肉为主要原料的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羊肉泡馍是陇上美味。

  天水呱呱

  呱呱,是天水的一种特殊食品。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天水呱呱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制作方法是先把陇南盛产的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即可食用或上市。

  天水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食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如果说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士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天水呱呱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天水时,呱呱是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隗嚣兵败刘秀,投奔西蜀的公孙述时,御厨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后在天水城内租起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天水呱呱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