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内火炬传递 > 大同市火炬传递 > 最新消息

山西省大同市民俗风情

  仿古石雕

  仿古石雕所用石料为大理石。根据明朝正德年间《丸同府志·土产》记载:“花斑石,蔚州及属县出。

”当时蔚州属县为广灵县、灵丘县、广昌(可河北沫源)县,在此三县的大山中,盛产花斑色大理石,尤其是广灵的千夫山和灵丘的太白巍山最为有名。根据地质专家测定,这带山区在几百万年以前的奥陶纪时期,曾为广大海域,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后来,我国北方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太行山和燕山在上升过程中形成不少断裂和榴皱,地下岩浆沿着断裂层流入石灰岩地层之中,岩浆在高压、高温过程中,石灰岩和白云岩发生结晶变层作用,便形成花斑色大理岩。

  这类岩石,最早发现于云南省大理市,故取名大理岩,也称大理石。大理岩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经过高压高温变质,形成了不同色彩、不同花纹的五彩缤纷大理石世界。其中有纯洁无杂质而皎洁如雪的“雪花白”,也称“汉白玉”;有包含杂质较多的,呈现出黑如墨染的“墨玉”;有含硅质较多的,呈现出瑜泽闪烁的“绿豆青”;含有铁质较多的,呈现出艳若桃腮的“桃花红’”;同时混有多种成分的,就呈现出桃红间碧绿,墨玉裹白绢等色彩斑斓的大理石。远在北魏时期,大同已经大量开采大理石了。当时拓跋硅定都平城之后,建造宫殿、城垣、陵墓所用石料,均来自灵丘、广灵、浑源一带山区。明朝洪武年间,修筑大同城垣和代王府所用石料也都来自这带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大理石得到广泛应用,各类建筑之基石、墙壁镶砌之饰面、各类雕刻工艺制品,电器绝缘制品等均可由大理石原料制成。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理石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引起外商的青睐,纷纷来大同地区投资经营大理石,各地开采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西三环路同砷石雕工艺苑则为其中之一,它是与河北曲阳两家联办企业)生产原雕、浮雕、仿古雕,产品有人物、动物,各类佛像,各类墓碑以及家庭装饰用品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以人物的“天女散花”、动物的“威武石狮”、佛像的“醉卧观音”和“二龙戏珠”墓碑等最受顾客欢迎。尤其“威武 石狮”雕刻颇为精制,底座为三层,下莲花座花瓣朝上开放,上莲花座花瓣朝下低垂,中间二龙戏珠生动逼真;底座上面雕刻之石狮坐像,威武雄健,怪目圆睁,鬃毛倒卷,甚为可爱。如今,同砷石雕工艺苑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质量上乘,其工艺之高超,刀法之姻熟、线条之流畅、光泽之鲜亮,不仅博得顾客青睐,而且深受艺术专家赞许。每日登门求购者络绎不绝,除在国内各地畅销外,还打入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枪、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人(即增加刀地煞星)。表演时,锣鼓表演队形是队伍分两行纵队,边舞蹈边往前进,乐队在前开路,演员舞蹈时变换“双龙出水”/花蛇蜕皮”等队形。

  “踢鼓秧歌”在大同附近各县中普遍流行,尤其在每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文艺节目,有的还围着旺火翩翩起舞,称作“旋旺火”,意在祈祷来年兴旺。农村中还有秧歌队“入户拜年”之习俗,各村之间进行“秧歌对赛”,场面十分宏伟,表演活泼生动,音乐节奏明快,观众喜闻乐见。据清朝(大同县志/己载:“上元,俗名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摊礼/其“唱插秧歌”即指踢鼓秧歌;又据清朝《云中郡志》记载:“立春,又名演春……优人、乐户、伎人各扮故事,乡民携带农具,唱农歌为兴作东事之,状共一处,名为演春。”其“各扮故事”,即指踢鼓秧歌的另一别名——故事。从以上两处记载中,可见踢鼓秧歌在大同地区的繁荣盛况。

  大同炕围

  大同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屋内多有土炕,灶炕相连,…来做饭,二来取暖,尤其农村,更为普遍。为美化室内环境,锅台刷成白色,灶围刷成黑色,炕围绘有各色图案,既是一种室内装饰,又是一种讲究卫生之传统习惯。每逢搬迁新居和新媳妇进门,都要请著名匠人彩绘炕围;主人盛情款待艺人,艺人则是十分留心地施展绘画天才,每当一幅炕围画完之后,街坊邻居必定要去参观品评一番。这些评论,对于主人和匠人都是一个鉴定,鉴定好了,主人高兴,匠人也随之名声大振;鉴定不好,主人烦恼/匠人也因之威信扫地。因此/民多新居主人不惜花费重金,延请高级匠人彩绘炕围是习以为常。

  大同炕围一般高达0.85米左右,分为围边、围身、围心和灶头四个部分:围边是炕围最外边缘,多画有“正万字腿’、和“斜万字腿”,看上去,很有立体之感;围身位于围边下面,宽达0.3米,用墨线分成若干正方形格子,格子里面画有“打金枝”/骂金殿”/三娘教子”/牧羊圈”/红楼梦”/天仙配”/西厢记”/彩楼配”等戏文故事,或者画有山水、风景、人物、花卉、鸟兽、鱼虫等;围心宽达0.4米,两边可画山水、风景等巨幅画面;灶头为单幅画面,边缘设有花边,中间多画“连生贵子”/孔雀开屏”/丹凤朝阳”/鸳鸯荷花”等。纵观大同炕围,既装饰了家庭环境,又丰富了文化生活,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体现了广大人民追求吉祥如意和美好向往的传统情趣。

  挠搁、抬搁

  挠搁和抬搁是反映古代广大农民庆祝丰收景象时,将子顶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欢乐的民间舞蹈。相传,大地区远在300年前,就有挠搁和抬搁出现。挠搁是在一个壮汉肩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高约米,铁杆顶端安有铁座,铁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孩子;有的铁杆分成两叉,铁座绑有两个化了妆的孩子。铁座面的人称“挠搁人”,下面的壮汉称“底座”。表演时,。‘挠人”由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扮演,男女皆可,按照民间故事说或者戏曲舞台人物化妆成金重玉女、和合二仙、青蛇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底座”多由青年壮汉扮演,身穿彩,按丑行化妆。抬搁是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底座上绑几根铁杆,铁杆子高约2米,铁杆顶端有铁座,几个铁座上均绑有了妆的孩子,称“抬搁人”,下面由八个青壮年抬着,底座空处用布围住,上面画有各种图案。表演时,“抬搁人”也和“挠搁人”一样,按照戏曲舞台人物化妆,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妆。

  挠搁的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须压稳脚根,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一般,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之变换来变换步伐,变换队形,其动作之优美,变换之花样,常使观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过去,大同地区的元宵佳节或者重大庙会中,挠搁和抬搁在文艺活动队伍里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广大观众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东关的挠搁,南关的龙,四义轿房抬搁最出名,北关的高跷盖大同”。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