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火炬手故事

第16棒火炬手乔占山 延安官龄最大“村官”

  奥运官方网站7月2日讯 仰轩辕始祖,忆圣地延安,燃奥运圣火,传激情梦想。今天上午,随着93岁的老红军刘天佑在枣园革命旧址起跑,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延安站传递正式开始。208名火炬手高举圣火从枣园革命旧址(绕五大书记旧居传递)出发,过延河大桥、宝塔山等地,到达黄帝陵。

在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传承全人类共有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梦想,传递全国人民对四川地震灾区的爱心。

  今天的第16棒火炬手一位当了村干部52年的延安“官”龄最大的“村官”——72岁的乔占山老人。

  乔占山,黄龙县乃至延安市“官”龄最大的“村官”,当村干部52年,光在村支书位置上就干了整整49个春秋。他也是黄龙县“村官”异地交流最多的人,每次去的都是条件最差、生活最苦的村庄,先后有五个村的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富裕之路。 2003年,67岁的乔占山成为黄龙县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他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乔占山出生于1936年10月。从1956年开始,先后在石堡镇郑家沟、泄湖村任村干部,1995年担任曹店乡北部5个村的党总支书记。1998年,已经年过花甲的乔占山刚刚从地处川道、条件较好的泄湖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又愉快地接受了镇党委的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八家梁村跨村当支书。

  八家梁村是一个6个自然村分布在10多公里长的山梁上的一个行政村。人们描述,“山高路窄像羊肠,吃水如油仓缺粮,穴居土窑人如猿,有女不嫁八家梁。”村子过去曾经有五、六百人,在老乔去之前,只剩下43户、146口人。为了表示对改变八家梁贫困面貌的决心,他不顾亲戚和儿女的劝阻,毅然连同户口一同迁到了八家梁,在一破窑洞里安营扎寨。

  到八家梁以后,乔占山带领群众首先干了三件大事。一是筹集资金6万元,苦干70多天,拓宽整修了一条宽6米、长12 公里能通到县城的盘山公路,又修整拓宽了村里3公里的生产道路。二是经过两年努力,修起水窖167个,实现了“一人一窖,一园一窖”和“天旱地不旱,天旱人不渴”的目标。三是抓住国家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工程的机遇,争取和筹集资金为全村43户人家修建一砖到顶、外贴白瓷砖的新式薄壳窑134间,使家家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破土窑、茅草房。

  为了使八家梁摆脱贫困,他又担保贷款12万元让大家养羊致富,拿出补贴鼓励群众栽植见效快、价值大的新品种核桃1000多亩,还用机械平整土地1000多亩。到2001年底,上任短短三年的时间,八家梁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760元,在全县也是较高的收入,村子还通上了大电,家家都看上了电视,90%以上的群众用上了电话。在办这些实事的同时,乔占山大力倡导民主管理好作风,培养发展年轻党员和干部;大力调解矛盾和纠纷,培养和谐文明新村风;带头开展党员干部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走共同富裕道路;筹集资金资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短短几年间村里就出了4个大学生。一个昔日偏僻、贫穷、落后的村子,在乔占山的带领下,变成了全国文明村。

  从1998年到八家梁村任职,到2007年底,九年时间里,乔占山共为村里争取到建设资金226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情怀,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上,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为一个农村干部,能被选拔为奥运会火炬手,乔占山非常激动。他表示要用“更强、更快、更高”的奥运精神,带领群众把八家梁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奥运官方网站火炬接力前方报道记者 范帆 www.beijing2008.cn)

  

(责任编辑:周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