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路是建国后,新中国在过去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一侧,修建的一条道路,这条连接天坛和体委大院的道路,见证了新中国体育30年风风雨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本集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84年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之前,中国与奥林匹克之间,由碰撞,隔绝,到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这段尘封的历史。
我们的镜头对准了那些一生与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结缘的老人,他们的青春,默默奉献给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他们的故事,每每令我们心痛。但同时,本集也揭示了另一个很少有人意识到的事实,在这一代看似被牺牲的体育工作者身上,寄托了新中国渴望与世界融合的巨大努力,体育,在那个被迫封闭的年代,始终是中国试图打开国门的一把钥匙。
“体育之声”合唱团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一支老年业余合唱团队,50多名团员都是退休的体育工作者,他们都是从体育馆路走出的中国体育见证者。
1955年,当时北京体育馆建成以后,这条路正式更名北京体育馆路。现在这条大街两边都是体育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还有训练局、科研所、信息中心、体育医院,包括《体育报》社、《新体育》杂志社都在这条路上。这条不到一公里长的大街,见证了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风雨历程。
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致电国际奥委会,声明旧中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已经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体育机构;同时,正式报名参加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是在异样的气氛中开幕的。由于台湾问题的干扰,直到开幕的前一天,中国才接到参赛的通知。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
然而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升起,就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奥林匹克精神,我们愿意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1954年2月14日下午,中国队与匈牙利队举行足球友谊赛,地点在北京市先农坛体育场。比赛后,毛主席、朱副主席、周总理到运动场上与双方队员握手。当时体育界有两句话,叫“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邀请外国的一些好的运动员到我们国家来进行表演、比赛。
1956年,陈镜开第一次打破133公斤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时离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幕还有五个月时间。
1956年10月20日,由92人组成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正式成立。然而此时“两个中国”的问题出现了,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断绝了关系。1957年,戚烈云打破百米男子蛙泳世界纪录;同年,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58年,黄强辉以155公斤成绩,打破67.5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他们是中国第一批世界纪录创造者。
封闭的年代,中国人渴望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而体育成为一把钥匙。
1965年4月,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执教中国女排。从后来拍摄的《沙鸥》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松博文执教中国女排,对中国体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当年,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只有国际乒联、国际滑冰联保留了中国的合法席位。这两个项目也就成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惟一通道。尤其是乒乓球,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骄傲。
而 “乒乓外交”的成功,为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了契机。
1976年奥运会,出现了来自新中国的面孔。在远离国际体坛多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终于获邀观摩奥运会。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从1958年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算起,中国人民在经历了21年漫长的期待之后,终于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