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评论

奥运不是金牌的独角戏 多关注追求和超越的精神

  毫无疑问,夺得金牌是让人尊敬的。

  因为,他们是异常残酷的竞赛的胜出者。

  不过,值得尊敬的,却绝非仅金牌一样。

  曾有女性观众,这样概括她的奥运印象:“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最血性的一刻,不是刘翔,不是许海峰,而是垂下剑尖的董兆致。

董兆致静立的那3分钟,挽救了所有男人的尊严。”

  这句话结论偏颇,作为男人,我并不以为“所有男人的尊严”需要某一人来挽救。但是,董兆致在2004年的雅典,那场“是剑联的耻辱”的比赛之后,汗水涟涟却风度翩翩地挥剑向观众致意的一幕,的确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最为悲壮、血性的一刻——或者加上保守一点的话:之一。

  “三剑客”,也因为他们的“屡‘败’屡战”“虽败犹荣”,可能会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著名的非金牌得主。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追求和超越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潜能和精神的最大释放,看到了超越自我、超越胜负的至高境界,看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之美。

  这种美,属于金牌得主,也属于失败者,同时还属于那些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的落选者——他们都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

  当我们说“三剑客”可能会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著名的非金牌得主时,必须承认,现实是,若非“意外”,聚光灯依旧打在金牌上。对于运动员来说,因为某种功利的文化,金牌与非金牌待遇迥异。

  但是对于我们,那些让我们动容,让我们牵挂,让我们享受的,难道是一块重150克、“纯金至少6克”的金牌的最后归属吗?功利一点、偏狭一点地问:这块金牌的归属,与你我何干?

  我们都知道,我们关注的是比赛,不是那一块金牌。而比赛,并非金牌的“独角戏”。

  所以,我要向那些非金牌的参与者脱帽致敬。谢谢他们和金牌得主一起演出了一个个悬念频生、高潮迭起的大戏。尤其是,和他们的付出相比,他们的所得是那么的少。

  如果金牌会说话,它也许会说:其实,我只是一个道具。

  

(责任编辑:顾苏)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