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内火炬传递 > 鄂尔多斯市火炬传递 > 最新消息

鄂尔多斯: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

  新华网内蒙古呼和浩特7月9日电(记者王欲鸣 张云龙) 7月9日上午,“祥云”火炬在历史悠久又饱含现代气息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传递。从成吉思汗陵到新迁的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人们随着火炬的传递,了解了鄂尔多斯厚重的历史沿革。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北京人”具有等同价值的“河套人”在萨拉乌苏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阴山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镇境内黄河渡口旁边就有传说中的昭君坟。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陕西省靖边县交界处。

  隋朝时期,在鄂尔多斯设置榆林郡、五原郡、朔方郡等。唐王朝视鄂尔多斯为“国之北方”、“边之要地”。在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其后又成为长城一线九个重要军事重镇的“九边”之一。

  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因此,鄂尔多斯意为“众多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六个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这块有着远古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独特的鄂尔多斯文化。

(责任编辑:静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