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活动 > 2008冠军论坛 > 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编者按】: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世人的目光将瞩目于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在惊叹于他们的精彩表现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优胜者的景仰为什么是人类文化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各个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都可称之为“冠军”,又是怎样的素质成就了他们?

  由北京大学与中国银行联袂打造的相约冠军•名家讲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而生。

旨在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中国银行的卓越影响力,努力还原“冠军”背后的社会因素,剖析“冠军”的心路历程,为渴望成为冠军的年轻人留下一笔心灵财富,并深刻诠释“百年北大百年中行牵手百年奥运”的主题。

  作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坛活动已于今年4月正式拉开帷幕,并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邀请近二十位著名学者、体育冠军、行业领袖做客讲坛,共同探讨成就冠军的哲学,用新锐的思想更新年轻人的世界观,并为奥运赛事注入人文深度。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与北大新闻网联合推出“冠军讲坛”系列报道,紧密跟踪和记录每一期嘉宾的演讲盛况,为大家呈现最精彩的思想财富。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刘伟女士在演讲中
刘伟女士在演讲中

    搜狐体育讯 2008年7月4日下午,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的多功能厅,又一期“冠军讲坛”如期开讲。她身着黑裙,将头发整齐盘起,显得清爽干练。除了名字,她还有很多称谓:刘总、刘指导、刘老师。她就是刘伟,乒乓球世界冠军,1998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出任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教练兼总经理,如今在北大心理系攻读运动心理学学位。

  在今天的“冠军讲坛”上,刘伟向北大学生和方正俱乐部的队员们讲述了自己的冠军故事,也真诚地分享了她对冠军的深深体悟。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座桥,连接着带她实现冠军梦的乒乓球国家队和让她真正理解“冠军”意义的北京大学。怀着感恩的心回馈这两个团队,正是她努力要做的。

  拼搏、奉献、永不言败的冠军精神

  “冠军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来到“冠军讲坛”的嘉宾都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刘伟并没有马上给出定义,而是说“我要首先感谢组织者,不是接到‘冠军讲坛’的邀请,几乎都忘了自己曾经当过冠军”。因为她对“冠军”有着自己的解释和理解:“人人都可以成为冠军,重要的是要拥有一种冠军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拼搏,价值在于无私奉献,而拼搏的魅力则是永不言败和不怕失败”。回顾乒乓竞技的冠军之路,她满怀感激却不无遗憾。

  “不后悔却很后怕”的冠军之路

  5岁开始打球,8岁的时候,父亲为自己制定了人生目标,“要是喜欢打球,目标就是世界冠军”。她很感谢父亲当年的激励,即便在今天,她也觉得志存高远很重要,没有方向的速度是最可怕的,有了目标和方向才会不轻易放弃。为了这份志向,她每天上学回来要完成两份作业,除了课业还有打球,睡前要挥拍300次才算完成一天的任务,在童年的记忆中,好像找不到玩具的影子。“我现在就和小女儿一起玩她的玩具,就像是补课一样”。

  凭借着这份刻苦努力,刘伟成为山东省冠军、全国冠军,先后入选山东省乒乓球队和国家队,又7次获得世界冠军,其中在1991-1995年与王涛连续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成为世乒赛历史上第一对三连冠组合。可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冠军生涯,她却说自己不后悔却很后怕,在高手云集的中国乒坛,哪个方面稍有闪失就会永远达不到目标,好像在独木桥上一路走来。她人生的又一次选择也从这份担心开始。

  “人生不是在一个点上无限张扬”

  刘伟说,现在想来,或许27岁退役时才是自己刚刚会打球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全世界的乒乓选手不管是谁站在对面,我能够判断,今天打好了能打多少分,发挥不好会是多少分,心里非常有底”。但是,1996年奥运会后,刘伟还是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直到1999年入学北大法学院,她一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得悉她想读书的意愿,曾盛情邀请,而且对这位高级技术专员给出的年薪,与日本的老资格部长齐高。刘伟还是拒绝了,她希望选择用自己的母语去丰富人生,她更相信,“人生不是在一个点上无限张扬,人生的步伐应该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渡过。”于是,她暂别乒乓球事业,开始了4年在北大的读书生活。

  就在这期讲坛的前一日,2008届本科生的毕业典礼刚刚在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馆举行。刘伟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毕业典礼,颇有感慨,“第一次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我没有哭。可是,在百年讲堂的毕业典礼上,耳边响起的同样是国歌,我却泪流满面”。“我想主持人下一个问题可能是,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选什么。我会选择和你们一样读书。”场下顿时掌声响起,为了尊敬和鼓励,更表达了对这种真诚的感动。

  “我像是一座桥梁 尝试着体教结合之路”

  在分享娓娓道来的心路历程中,刘伟给“冠军”下了一个定义:“冠军,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所表现的一种极致状态”。它可能是一种最佳的竞技状态,却不一定同时体现着一个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我曾经错过了两个状态在一个点上完美统一的机会”。不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同样如此的她,在俱乐部中尝试着“体教结合”之路。

  2003年,她毕业留在了北大工作,出任北京大学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经理兼总教练。她庆幸自己能成为两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中国乒乓球国家队数十年长盛不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北京大学更是有着深厚沉积的百年名校,塑造着一代代学子的品格。她正在努力的,就是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她感谢国家队,是国家队培养了她,实现了她的冠军梦,她也觉得,这份荣誉属于祖国、属于社会。只是遗憾于错过了最佳读书年龄。对俱乐部里来自小学、中学、大学的队员们,她坚持让他们全日读书,同时也培养他们良好的人生心态。而体教结合之路,既承接了为国争光、为国奉献的责任,又培养着孩子们在边读书边打球的成长中拥有“冠军精神”,让他们在人生转折的时刻,“能客观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再客观选择自己的道路。也让这些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孩子们成为乒乓的终身受益者。”

  2003年刚刚毕业留校时,刘伟参与了北京大学奥运乒乓球场馆的申建工作。如今,已经坐落于燕园东门附近的北大乒乓球馆正等待着2008奥运的来临,她觉得很骄傲也很欣慰。她说,“我不可能再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只希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北大、为奥运增光添色”。这不正实践她对孩子们的期许么?“冠军精神伴一生”。(文/张妍 图/王印)

(责任编辑:鸭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