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北京奥运之路 > 北京申办奥运 > 北京申办奥运资料

北京兑现申奥承诺之五 :新闻发言人采访零拒绝


境内外媒体参观采访北京规划展览馆。 竞报记者李昊/摄

  ■编者按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我们回望2001年7月13日。那一天,中国北京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中国13亿人民对世界作出庄严的承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令人难忘的盛会。”

  奥运会近了,近得只有一百多个日夜。中国人民为筹办奥运会七年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到了向世界一一展示成果的时刻。

  七年来,奥运场馆即将全部竣工,并通过了“好运北京”赛事的严格检验;七年来,北京的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提前一年多的时间兑现了申奥时的绿化承诺;七年来,地铁5号线贯通南北,3条轨道交通建成,优惠票价让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4月30日)来临之际,本报推出“北京兑现申奥承诺”专题报道,循着七年的足迹,与您共同见证北京的辉煌建设成就,这些触目可及的成就背后,恰是中国人民兑现承诺的坚实答案。



  迄今为止,已有12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家新闻机构报名采访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注册记者数量就将达到21600名。这个数字也远远超过了参赛运动员和官员人数的总和。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离不开新闻媒体热情友好的报道和支持,所以“善待媒体,为媒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北京奥组委一贯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满足媒体的需求,北京奥组委大胆创新,接连颁布新规,推出“一站式”服务、媒体接待日等特色媒体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不但是奥运会历史上的首创,更是在奥运会举办前为记者打开了了解奥运会筹备情况的“方便之门”。

  新规出台方便媒体采访

  “我们现在在北京的采访方便多了,因为北京更加开放了。”法国电视1台北京记者站首席记者杜福(Anthony Du-four)对北京媒体工作环境的变化很是高兴。这种变化源于北京奥组委推出的两项新规。

  2007年1月1日,北京奥组委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和北京的申办承诺正式实施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规定》的主要内容借鉴了往届奥运会媒体服务的做法,实现了与奥运惯例的接轨,为做好服务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紧接着,在《规定》基础上,2007年5月,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指南》内容涵盖了报道奥运会的注册媒体——持权转播商、注册的文字媒体、摄影媒体,以及非注册媒体所普遍关注的诸如签证申请、海关手续、旅行采访、雇用人员、租用房屋、无线电频率协调、临时驾驶许可证的获得以及税收、保险等十余类事项。


摄像记者拍摄“鸟巢”。竞报记者李昊/摄

  记者享受“一站式”服务

  朝阳门内大街55号,北京奥运新闻中心,520房间。这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陈设十分简单,功能却很齐全。这里就是为中外媒体记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联署办公室。

  2007年7月1日,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媒体“一站式”服务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北京奥运的一次创新,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例。包括外交部、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等在内的29个部门派专人进驻“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办公。

  过去境外记者的各种行政申请,需要分头去各个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如去外交部办理出入境手续,去公安局交管所办理临时驾照,去海关办理器材入境等,而现在只要来一趟奥运新闻中心,找到“一站式”联署办公的办公室,就可以把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发布会每周两次

  2006年12月,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在每两周召开一次发布会的基础上,改为每周三定时定点召开发布会。2007年1至12月,共召开100场新闻发布会,实际达到每周两场。2007年全年,参加奥运新闻中心发布会的中外记者达到9682人次,其中境外记者3575人次。

  针对境外记者大量的个性化采访需求,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工作的原则是做到“四有四不”:即“有求必应、有应必备、有备必给、有给必快”,“不拒绝、不应付、不回避、不耽误”,对所有的采访申请做到件件有答复,件件抓落实。

  2007年全年,北京奥运新闻中心接待境外记者采访580批、3806人次,是2006年全年总量的8倍。在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中推行受理记者采访申请“零拒绝”标准,其中答复率100%,落实采访率80%。

  奥运史上首设媒体接待日

  2007年11月13日上午,日本共同社记者松村圭来到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参加北京奥组委部长接待日的采访活动。会议室内以几张长桌、几排折叠椅,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一杯咖啡、几块点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奥组委的部长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这让曾经采访过两届奥运会的松村圭耳目一新。

  这是由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组织的首场北京奥组委部长接待日,也是北京奥组委继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日常化媒体服务制度。

  北京奥组委奥运新闻中心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满足境外记者对于北京奥运会筹办情况的采访需求,北京奥组委决定把每周二上午9时30分至11时定为部长接待日的时间。同时将悉心听取记者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媒体服务工作。”在奥运史上,这是奥运会组委会首次以记者接待日这样的形式服务媒体。竞报记者崔鲸涛


塔斯社北京记者合影。竞报记者张雷/摄

  ■外国记者眼中的北京奥运

  塔斯社:我们要借鉴北京经验

  作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俄通社-塔斯社,目前在京的有4名记者。他们都是文字记者。而到了2008年,为采访北京奥运会,在北京的记者将增加到10人。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基里洛夫说,他们正在积极筹备2014年索契冬奥会,所以,“我们希望借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特别是新闻方面。还有运动员备战、北京奥组委的筹备组织工作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因为到现在为止,“北京奥运会差不多都准备好了!”基里洛夫认为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发展机会,北京现在正变得越来越好。 竞报记者薛丽娟

(责任编辑:discover)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