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志愿者 > 新闻

国际志愿者倾情服务北京奥运:我做什么都可以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王秀琼 柳丝 李江涛)梅拉尼·桑德巴奇乘坐的飞机自南往北穿过赤道上空,降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间是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她惊奇地发现,这个时候的机场竟然也有着奥运志愿者的蓝色身影。

  “奥运志愿者简直无处不在!”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大四女生说,“我一

  看见他们的蓝色制服,就有种亲切的感觉。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桑德巴奇是纽卡斯尔大学的40名奥运志愿者之一。作为292名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的最后一批,他们于10日抵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承诺书。

  据北京奥组委提供的数字,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共吸引了2.2万名外籍人士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整个赛事期间,将有10万名中外赛会志愿者服务奥运,其中,国际志愿者将于7月20日前全部抵京。

  他们有的是留学生,有的是在华工作的商务人士,有的是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人;有的精通多国语言,有的是中国通。他们的加盟让奥运大家庭其乐融融。

  “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桑德巴奇将参与柔道和跆拳道馆的志愿服务,这两项运动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

  “熟悉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已经准备好好学习了,”她说,“语言就有点难啦,不过我正在努力。”

  对于来自爱荷华大学的美籍华裔关健来说,语言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他在北京长到7岁才随父母移民美国,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

  “我是回来帮忙的。”关健皮肤黝黑,笑起来透着一点憨厚。包括他在内,所有来自海外的媒体运行志愿者都经过了笔试、面试的筛选,具有必要的国际新闻写作技巧和体育知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新闻或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不少人还有在西方新闻机构实习的经历。

  爱荷华大学的志愿者招录和培训工作进行得最早,2006年就已经开始。除此之外,包括纽卡斯尔大学在内的另外8所海外高校,都向北京奥运会输送了媒体运行志愿者,这些高校分布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媒体运行志愿者中的大部分都是引语记者,他们需要记录赛事的重要节点,在混合区“抓”住运动员采访,抢到直接引语,再提供给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

  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场馆团队中,有10名国际志愿者和5名国内志愿者充当引语记者。成绩公报发送主管朱松波说,在决赛中,金、银、铜牌得主都必须要采访到,而游泳比赛又进行得很快,志愿者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15日至16日,292名海外媒体运行志愿者将参加北京奥组委的奥运新闻服务培训,随后将进驻各个场馆,与中国志愿者一起参与实地培训。

  来自非洲贝宁的夏思唐精通英、法、中、意四种语言,目前他在中国从事贸易工作,记者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中国通”,听说北京奥运需要志愿者,他二话不说放下工作前来应征。

  记者在主新闻中心看到,志愿者们要搬运沉重的设备、器材,还要为记者提供细致的服务,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夏思唐说:“说累倒不累,是一种快乐,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可以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工作区是一所学校,所以说一点都不累。”

  为了参加北京奥运会,安德鲁·巴斯曼已经学习了一年汉语。他是奥运会摔跤馆和残奥会的志愿者。他说,他要用同样的热情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服务,尽他所能帮助别人。

  “让我做什么都可以!”他反复地说。

  “我想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

  桑德巴奇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来自北京的机场。“它好大啊,跟这比起来,悉尼机场真是太小了。”

  为了迎接奥运客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建的航站楼今年早些时候投入了使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楼,使首都机场可接待的客流量翻了一倍多。

  耶尔高说,他是带着开放的心态来北京的。7月的澳大利亚正一片寒冷,而此刻的北京炎热而潮湿,耶尔高却说他感觉不错,因为喜欢夏天。

  “北京绝对是可爱的!每个人都看上去那么友好,热情有礼,笑容满面。”他说,“有些人说北京污染很严重,我觉得没有这么差啊。我没法对此抱怨。”

  阿比·赖特在此之前已经阅读过许多关于中国和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但她说还想亲自了解更多。“我想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

  根据纽卡斯尔大学志愿者的行程安排,11日至14日,他们不但要游览北京的名胜,比如长城、颐和园等,还要去参观北京的农村,以及北京排水集团,亲眼看看北京怎样处理污水。

  而先到北京的爱荷华大学志愿者已经在首都尝遍了烤鸭、担担面和宫保鸡丁,还在一家西藏餐馆体验了藏族风情和青稞酒。

  中国的文化是他们奥运之旅的“重头戏”。志愿者们有机会去学习中国书法,或者到最负盛名的长安大戏院,一赏京剧。

  在清华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柯克尔与手中的毛笔和宣纸“搏斗”了一上午,结果写出的草书“龙”字还是更像涂鸦。

  “我们大学里有中文课,但是没有人教书法,所以今天有机会我就要充分把握。”他说,“我热爱中国和东方文化,它们的创造和想象方式与西方是如此不同。”

  北京的夜生活也绝不枯燥。住在清华大学的志愿者马库斯·舒尔茨晚上去附近的五道口泡吧,第二天说话时就成了“鸭公嗓”。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喝酒喝高了,我喊了一晚上。”

  然而,来自爱荷华大学的尼克·康普敦做好了面对不便的准备。他在美国的四口之家拥有四辆汽车,不管去哪儿都驾着车。不过,“我并不是冲着那些东西来的,”他说,“如果只为了享受在西方国家那样的生活而来,注定会失望。”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弗里茨·克罗普说,“他们将在一个独一无二的奥运会条件下获得宝贵的经验,而且还可以进行一次文化之旅。”

  “奥运会是终极的”

  从17日开始,国际志愿者们将陆续进驻北京奥运的各个场馆,包括建筑理念前卫而现代的“鸟巢”“水立方”等。

  乔舒亚·耶尔高是“水立方”的媒体运行志愿者,他说:“早就听说北京为了办好奥运会,在基础设施、场馆等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可以体验一下了。”

  说起祖国的游泳明星,这个身材健壮的金发小伙一脸骄傲。

  “我最想采访斯特凡妮·赖斯,问问她是自己比赛更紧张,还是看她的男朋友比赛更紧张!”耶尔高笑着说。赖斯的男朋友埃蒙·沙利文曾打破5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

  他告诉记者,澳大利亚人对运动都很狂热,2000年,他在伦敦,一到半夜就打开电视看悉尼奥运会,兴奋得夜夜失眠。

  桑德巴奇曾去过悉尼奥运会赛场作观众,她说,奥运会能给人一种“归属感”。“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同一个赛场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非常期待再次体验到。”

  卡梅伦·柯克尔来自爱荷华大学,他告诉记者,奥运会给他最深刻的记忆是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18岁的美国女子体操选手克丽·斯特鲁格在团体赛中大放光彩,震撼了所有美国人的心。

  “她上场的时候脚踝受了严重的伤,但还是强忍住巨大的痛苦,完成了动作,帮助美国队拿了金牌,当时我太感动了!”柯克尔说,“对我来说,奥运会就是终极的。”

  也是亚特兰大,让尼日利亚裔的爱荷华大学志愿者伊莉娜森·俄亥莫巴爱上了奥运会,当时她才10岁。而在北京,她将走进奥运会网球场馆。

  “真高兴能看到世界上各种文化、各个国家的人因为奥运而走到一起,”她说。“尼日利亚人也会来!”

  墨西哥志愿者孔来说:“我认为给别人提供帮助是非常好的,中国给予我们很多,我很希望能跟别人分享,并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如果其他人有需要的话,我会尽我所能提供他们想要的。”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交接仪式结束后,耶尔高手握志愿者承诺书,一脸轻松地说:“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7个星期,奥运会是个充满爱的大派对,每个人都应该尽情享受!”

  

(责任编辑:王炎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