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1日奥运专电 (记者程义峰)
星期一 天气:多云 23摄氏度到32摄氏度
7月21日是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后第一个工作日。17时45分许,记者从MPC奥运主新闻中心出来,正赶上一辆奥运“保点”出租车停在离出口不远处。
出租车司机何庆明为我们介绍,所谓“保点”出租车,就是奥运会期间被派往奥运比赛场馆及其它重要场所周边,执行待命服务的出租车,以保证这些重要地段随时都有出租车供媒体记者、志愿者和其他持有奥运官方注册卡的工作人员乘用。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21日是北京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错时上下班措施的第二天,也是第一个工作日,北京的限行措施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正如人们所料,马路上的车流稀了,车速快了。国贸附近的路段跟以往相比,可以用“车流稀少”来形容。美中不足的是在西二环、北三环等路段,拥堵程度仍然很高,从蓟门桥往东的北三环主路,户外交通牌显示为限行后少见的代表拥堵的红色,车辆只能缓慢前行。一些车主为了赶时间,开始驶入奥运专用道。
车尾号为5117的张先生评价说,他从广安门到安定门,感觉比以前堵得厉害;原因之一是西二环道路偏窄,车道偏少,而且划出了一条奥运专用道。
我早上8点8分从广安门桥出发,一路向北,就体验了西二环的堵。总体上讲,这种堵跟以往相比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前环线的车流一眼望不到头,西二环就象一个狭长的停车场;而在21日交通高峰期,从西直门桥放眼四周,发现只是局部堵车,车流显得不太顺畅。
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发现市民们都反映西二环等环线稍堵,单号车的车主们可以说度过了难忘而愉快的一天。万泉寺出租车公司司机周立军表示,总体而言,当日道路的通畅程度令他惊讶。
21日也是“错时上下班”措施实施后的首个工作日,许多市民对这种举措感觉良好;有人提出“错时上下班”是不是可以长期实行,形成一种制度,这样他们就不会为上班堵车而闹心。
车少了,交通顺畅了,这是看得见的变化。还有不那么容易观察到的变化。环保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令人欣慰:截至7月21日,北京市2008年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14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天。(完)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